基因递送技术:破局基因治疗新时代的关键
基因递送技术:破局基因治疗新时代的关键
前言
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疾病治疗策略,全球目前已有54款基因治疗药物获批上市(不包含DNA疫苗和mRNA疫苗)。其中,体外基因疗法17款,基于病毒载体的体内基因疗法16款,小核酸药物19款,其它类别2款。据Cortellis数据库显示,全球基因治疗药物处于Ⅲ期临床阶段的71种、Ⅱ期临床565种、Ⅰ期临床518种、临床前阶段1539种。
图1.全球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情况
来源:Cortellis数据库
由于基因治疗的核酸及所需蛋白质存在电荷较高、体积较大等问题,很难独自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中,只有借助合适的递送系统才能发挥治疗作用。基因递送技术以其精准的靶向性和高效的递送能力,为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铺平了道路。
沙利文研究报告显示,基因递送行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预计到2030年,全球基因递送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美元(包含基因载体科研市场及CRO、CDMO市场 )。
目前,基因递送载体主要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两大类。
病毒载体
最常见的病毒载体包括腺病毒(AdV)、腺相关病毒(AAV)、逆转录病毒(RV)、慢病毒(LV)和疱疹病毒。其中AAV被视为最有前途的基因治疗载体,在全球的基因治疗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目前,AAV已用于动物模型、临床试验和FDA批准的基因疗法中。
表1.常见病毒载体比较
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8款AAV基因疗法获批上市,适应症涵盖眼科疾病、代谢类疾病、神经类疾病、骨骼肌疾病、血液疾病等。国内多款AAV基因疗法IND申报获批,3款进入III期临床。
表2.全球已上市病毒载体基因疗法药物
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然而,AAV基因治疗药物的蓬勃发展仍然需要克服多项挑战,包括载体的免疫原性、基因编辑药物的长期表达、脱靶基因编辑、基因组整合的可能性、制造成本和剂量限制毒性等。
非病毒载体
相比于病毒载体,非病毒载体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装载容量大、成本低、易于生产制造等优势。非病毒载体主要包括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LNP)、N-乙酰化的半乳糖胺(GalNAc)衍生物、聚合物纳米颗粒和外泌体等。其中,脂质纳米粒(LNP)和GalNAc衍生物这2种递送系统已在临床中实现了大规模的应用。
LNP技术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先进的非病毒基因递送系统,2018年Onpattro获美国FDA批准标志着该技术迎来里程碑式的突破。近期上市的2款mRNA新冠疫苗BNT162b2、mRNA-1273也使用了LNP递送系统。此外,多项基于LNP的病毒疫苗和肿瘤疫苗正处于临床试验中。实现高效非肝靶向递送是当前LNP递送载体的研发重点,深入探究LNP 配方和组织靶向性将赋予其新特异性。
GalNAc技术是将GalNAc修饰的小干扰RNA用于肝细胞的靶向递送技术。第1个GalNAc修饰的siRNA药物Givlaari于2019年获FDA批准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的急性肝卟啉症(AHP)。目前已有4款GalNAc递送的小核酸药物上市,且多项基于GalNAc技术的小RNA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中。
表3.基于LNP和GalNAc递送技术上市药物
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新型递送技术
基因递送技术对于基因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内外机构竞相布局新型基因递送载体研发,递送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张锋团队新开发的RNA递送平台——SEND,其核心是逆转录病毒样蛋白PEG10,它能够与自身的mRNA结合并在其周围形成球型保护囊。该系统可将基因编辑系统递送到小鼠和人类细胞,并成功编辑目标基因。此外,还开发了类似于细菌可收缩注射系统eCIS的蛋白递送技术,工作原理类似于注射器,可将所载蛋白注入靶细胞内。改造后的eCIS系统可实现体内高效递送Cas9、碱基编辑器和毒素等功能蛋白。
2024年1月,刘如谦团队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Engineered virus-like particles for transient delivery of prime editor ribonucleoprotein complexes in vivo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用于递送先导编辑器的工程化类病毒颗粒系统——PE-eVLP,能够向体内递送核糖核蛋白形式的完整先导编辑系统,实现瞬时先导编辑。
此外,作为一类被广泛研究的新型递送载体,细胞外囊泡是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根据大小不同分为外泌体、凋亡小体和微泡。细胞外囊泡是细胞间通讯交流的基本工具,可携带和运送多种物质分子。国内外多项研究聚焦于此领域。
小结
递送技术作为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周期中的最后一公里,是推动全球基因治疗创新与迭代的关键要素。未来,基因治疗药物与递送技术的发展将并驾齐驱,在互相促进中满足更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参考文献
-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948338刘如谦团队:使用类病毒颗粒VLP递送先导编辑,修复遗传性失明
2.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834603全球已上市54款基因治疗药物
3.https://www.163.com/dy/article/IIA9I1G1053296CT.html张锋最新综述论文:系统总结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工具及其递送载体
4.申有青.基因药物递送系统——基因治疗的核心动力.药学进展[J],2022(11). - 20231231-DeepTech-生物医药行业:前沿技术赋能新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