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招高薪职业和人才洞察
2024春招高薪职业和人才洞察
脉脉高聘人才智库发布了《2024春招高薪职业和人才洞察》报告,通过对2024年第一季度就业市场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当前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报告从薪资变化趋势、高薪机会分布以及大龄职场人的出路等多个维度,为求职者和HR从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薪资降,盼退休
2024年第一季度人才供需比为1.94,相比2023年第一季度的2.05略有降低,表明虽然人才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但压力相较于去年有所减轻。
2024年第一季度,新经济行业全部新发岗位平均薪资为42385元,与2023年第一季度的43859元相比,略有降低。
2024年第一季度,新金融科技行业以1.84的人才供需比成为人才竞争烈度最低的新经济行业,相当于1.84个人才竞争1个岗位。其次为纯互联网1.87,相比于2023年第一季度的2.41,人才竞争烈度大幅下降,主要原因为纯互联网2024年第一季度新发岗位量增加。人工智能行业的供需比为1.89,位列人才紧缺度行业榜第三。
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紧缺度榜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第一位,降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第七位,人才供需比从2.08攀升至1.34,人才紧缺度排名下降。推测主要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部分企业招聘岗位减少所致。
2024年第一季度,保持职业状态不变的人群比例为44.52%,与2023年春招时的44.4%相差无几,表明职场人在心态上仍倾向于求稳,不轻易选择主动离职。而计划跳槽的职场人比例为25.75%,相比去年春招的20.69%有所增加。另外,有10.96%的职场人成功跳槽至新公司,11.62%的人处于被裁员或待业状态,1.83%的人选择辞职创业。
2023年,职场人的收入状况呈现不同趋势:约31.72%的被调研者表示收入保持不变,而32.4%表示收入有所增加;另有35.88%收入减少。
职场人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月薪提高,影响了68.21%的人群;其次是奖金增长,约占40%;投资收入的提升为15.38%的人带来了额外收益。收入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奖金缩减,影响了52.78%的职场人,其次是月薪下降,占比达到50.93%;第三个影响因素是补贴减少,占比23.61%。
调研数据显示,有24.92%的职场人不工作也可以生活3年以上。有15.95%的职场人不工作可以生活1-3年。然而,也有14.62%的人断工即断粮。在不工作也能生活3年以上的这部分职场人群体中,不同性质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外企员工占比最高,达到46.81%,其次是国企和事业单位员工,比例为35.62%。远高于其他类型的企。
2.高薪机会在哪里?
2024年第一季度,一线城市中平均薪资最高的是北京,平均薪资为47538元,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平均薪资为47514元。北京以微弱优势领先上海。杭州超越深圳,以43864元的平均薪资位列第三,而深圳42911元位列第四。这四个城市的月均薪资均超过4万元。广州的新发岗位平均薪资为34397元,排在第五位,与北上杭深有较大差距。
2024年第一季度,智能硬件行业以43306元的平均月薪成为高薪行业榜第一,连续两年稳居TOP1,紧随其后的是新金融科技行业43198元。
对比近3年第一季度的行业平均薪资,排名发生了显著变化。纯互联网行业经历了2023年薪资排名下降后,在2024年迎来回升,以42687元位列第三,这可能与互联网行业2023年高薪挖猎人工智能人才有关。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薪资也有所增长,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40366元攀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41510元,排名从第八位上升到第四位。
2024年第一季度,ChatGPT研究员以平均薪资64074元位居高薪岗位榜榜首,其次是数字前端工程师62579元,模拟芯片设计62275元排名第三。
对比近3年第一季度的高薪岗位排名,2024年第一季度的TOP20岗位平均薪资明显低于2023年第一季度,部分岗位的平均薪资降幅明显。如算法研究员的平均薪资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68303元降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60193元,数字前端工程师的平均薪资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64130元降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62579元,人工智能工程师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62666元降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58762元。
2024年第一季度,不同行业对同一技术类岗位的招聘薪资存在较大差异。整体而言,智能硬件、通信行业给出的招聘薪资相对较高。比如,通信行业在招聘AIGC算法工程师、安卓开发、架构师时,给出了新经济行业最高平均薪资,智能硬件在招聘测试开发、数据分析师时,给出了新经济行业最高平均薪资。
两大热门行业中,新能源汽车对人工智能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开出了新经济行业最高平均薪资。人工智能行业则对数据开发、后端开发、前端开发人才给予高。
3.大龄出路在哪里?
2024年第一季度,各年龄层的人才职场状态“没有变化”的比例占据了最大份额,这表明职场人今年春招的心态依然倾向于求稳。
23-35岁的职场人中,均有40%+的比例计划跳槽或已经跳槽。远远高出22岁以下的12.5%、36-45岁的28.57%、46岁及以上的30.55%。
而在36-45岁以及46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被裁员待业中的占比相对较高最高,分别为20.41%和16.67%,远超23-35岁。
北京新经济人才年龄中位数34.2岁,在一线城市中排名。上海(33.6岁)、广州(33.4岁)作为各自经济带的中心城市,汇聚了大量新经济人才。深圳(33.3岁)和杭州(32.7岁)则展现出更强的年轻化趋势,部分反映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创新活力。
2024年第一季度,不同新经济行业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有较大差异。新发岗位量中要求10年以上经验占比高的行业主要有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车、通信、电子、企业数字化服务行业,岗位占比均超过11%。其中智能硬件要求10年以上经验占比为12.71%,位列第一。而纯互联网行业的此项占比仅为1.71%。
而在现有新经济行业员工的年龄中位数排名中,电子行业以34.2岁成为员工年龄最大的行业,其次是新能源汽车33.5岁,通信行业33.4岁。
在脉脉平台注册员工数最多的TOP20公司中,富士康的员工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6.3岁,位列年龄中位数最大的公司榜第一位,平安银行33.9岁位列第二,电商巨头京东的员工年龄中位数33.6岁排在第三,紧随其后的是阿里巴巴集团33岁。此榜中,员工年龄中位数最小的是拼多多29.6岁,也是唯一一家员工年龄中位数低于30岁的大厂。其次是字节跳动30.6岁,网易30.8岁。滴滴、小米、OPPO、腾讯、华为等公司的年龄中位数在32岁左右。整体来看,线上业务比重越大的公司,年轻化程度越高。
2024年第一季度,年龄中位数最高的TOP20岗位中,主要为工程技术类、管理类、中后台类岗位。主工程技术类岗位如机电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模具工程师、消防工程师,和管理类岗位如生产设备管理、地产项目管理等职位,中后台岗位如财务经理、行政经理等,这些岗位的年龄中位数均超过36岁。
这些岗位普遍要求具备跨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熟练的项目流程与管理技能;同时,还需要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化、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