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的春末,祛湿气养脾胃是关键!清明、谷雨养生重点提醒
乍暖还寒的春末,祛湿气养脾胃是关键!清明、谷雨养生重点提醒
春季末期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湿邪入体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胃口不佳、身体困重、肌肉酸痛、关节疾病等,如果居住的地区湿气本身就比较重,别忘了打开除湿机,阴雨天时紧闭窗户,避免室外的湿气流进室内,等天气放晴再开窗让空气流通。
饮食方面着重“祛湿气、养脾胃”,饮食方面建议清淡一些,少吃辛辣或带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温胃祛湿的时令蔬果,如番薯、白菜、萝卜、芋头,或是爽口易消化的绿豆、丝瓜、薏仁、冬瓜、莲子等,帮助去除体内湿气。
不过,千万别因为担心身体湿气太重,就忘了补充水分!人体内很多毒素都是和水分一起排出,适度补充水分可以帮助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肝脏的负担。春季是养肝的季节,抓紧春季的尾巴,补充一些可以清肝明目的食材,如菠菜、芹菜、山药、荠菜,准备迎接夏天吧!
春季食补推荐:豆豉萝卜猪肋排、山药鸡汤
四月节气(一)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既是民俗节日又是气象节气的时节,此时气温已渐渐回暖,但要特别注意此时的气候仍不稳定,早晚温差变化大,加上清明前后的雨量也逐渐增多,建议出门要随身携带雨具以及薄外套来保暖。
由于梅雨让湿气攀升,从中医的观点来说,正是风邪与湿邪容易侵扰人体的时候,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过敏、上呼吸道感染、脾胃消化差、疲倦无力、水肿头晕等症状。
特别要注意的是,清明节时大家常吃的润饼饼皮、内馅的热量都偏高,可将五花肉换成鸡胸肉丝,无调味的坚果粒取代花生粉,增加高纤蔬菜如牛蒡、菠菜等,帮助肠胃蠕动。
日常饮食的部分则建议挑选当令食材入菜,例如:芦笋、茼蒿、牛蒡、花椰菜、菠菜、韭菜、芹菜、枇杷、桑椹、莲雾等,另外中医认为生姜有发散风寒、温肺暖胃的功效,炒菜煮汤时加一点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清明食补推荐:菠菜炒猪肝
使用食材:菠菜、猪肝
清明节气养生茶推荐:晶采决明子
使用食材:菊花、决明子、黑豆、夏枯草、甜菊
菠菜有蔬菜之王、维生素宝库美称,是春天应时蔬菜,能舒肝养血,滋阴润燥。此外,菠菜也富含硝酸盐,可能有助于放松血管、降低动脉硬化和促进扩张,改善血流量和血压,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钾能促进钠代谢,帮忙维持正常血压;叶酸也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
猪肝在华人社会中是补血圣品,从中医观点来看,猪肝具有补肝养血、明目的作用,富含蛋白质、铁质、维生素A等营养素,适合有贫血、缺钙、夜盲症、肝血虚者食用。
决明子在中医学上被认为有泻水之效,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决明子具有不错的降眼压作用,以及增强眼睛健康的抗氧化力,并可预防青光眼和病程发展,有祛风散热、清肝火、益肾、明目之效。
夏枯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极高,有开胃健脾、清肝火的功效,低咖啡因特性让它成为了提神必备良方。除了缓解双眼的疲劳,夏枯草还拥有消水肿王者之称,现代人久坐少动,血液循环也相对较差,水分容易囤积在下半身,适度饮用能帮助缓解水肿的症状!
四月节气(二)谷雨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已结束,天气将转为温和有雨,有利于农作物中谷类作物的生长。在谷雨期间采摘制成的春茶被称为“谷雨茶”,也叫“二春茶”,其香气馥郁、茶汤醇厚回甘,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传统习俗上也有祈求健康之意。
因为环境湿气变重的关系,身体也容易受到湿邪入侵,让脾胃的抵抗力降低,胀气、食欲不佳等消化道问题也容易出现,因此,饮食应以“袪湿健脾”为原则,透过排湿气食物,将身体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避免水肿、湿疹、大便湿软、精神易倦沉重等问题,脾胃强健后,免疫力自然提升!
为了健脾、祛湿、利水,可以补充薏仁、山药、芡实、黑豆、冬瓜、山药、百合、木耳等,都可用来自入菜或熬粥,最养脾胃。而黑芝麻、小麦胚芽等谷类食物,富含维生素B群,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和调节情绪,也非常适合在这个节气食用。
谷雨食补推荐:养生版上海菜饭
使用食材:糙米、薏仁、青江菜
谷雨节气养生茶推荐:明亮百草甘
使用食材:仙草、甘草、鱼腥草
(照片来源:天一草本名京萃)
薏仁的营养价值高,可以帮助稳定血糖、保护心血管、消水肿、促进新陈代谢等,本来就是时常被拿来食用的食材,如煮粥、四神汤、薏仁浆。因为含有维生素B1、钙、磷、铁、水溶性纤维、蛋白质、油脂等营养素,能软化皮肤角质、保湿抗皱、滋润肌肤、除痘去斑,造就了众多薏仁相关的美妆产品。
青江菜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群、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营养,β-胡萝卜素会经由肝脏中代谢转换成维生素A,有助于皮肤及黏膜修复。此外,高钙低草酸的青江菜,除了帮助降血压,也很适合素食者补钙。
仙草富含多醣胶质,能促进排便,膳食纤维可以降胆固醇、降血脂,帮助保护心血管、稳定血糖,从中医观点来看,仙草还能降火气、消暑解热、排湿气。也有实验指出,仙草中也含有抗氧化的成分,能帮助抗发炎、调节免疫功能。
新鲜的鱼腥草,有著一股鱼腥味,日本人称之为“十药”,也是客家人口中的“狗贴耳”,可以降火气、利尿、抗发炎、预防感冒。过去在药用或是入菜就已經很受歡迎,SARS期間經研究發現可以殺死SARS病毒,所以在新冠疫情期間也十分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