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肿瘤患者运动指南:科学锻炼助力康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肿瘤患者运动指南:科学锻炼助力康复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zlyy.91health.net/Html/News/Articles/18352.html

运动是肿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积极锻炼的癌症患者死亡风险可降低40%。那么,肿瘤患者应该如何科学运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运动原则、种类、时间、强度以及注意事项。

癌因性疲乏

与癌症或其治疗相关的身体、情绪和/或认知疲劳或精疲力竭,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持续的主观感觉,与近期活动量不成比例,显著干扰人体的正常功能。这种疲乏从体力、精神、心理、情绪等方面影响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无精力、虚弱、懒散、冷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沮丧等。

健康合理运动

运动原则

原则上应该选择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运动后稍微出汗为宜,不宜参加剧烈的运动。建议肿瘤患者根据每天的体力状态适度运动,量力而行。

运动种类

适合肿瘤患者的运动包括:

  1. 散步。可以选择在清晨、饭后或者睡前进行,并根据实际状况,逐渐增加时长,稍感疲劳便可以停下休息。

  1. 体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这些运动更加注重锻炼人体的四肢,并且能够增强心肺功能,调节心神,舒缓情绪,从而有效地提升身体免疫力,在运动过程中微微发汗是最佳的效果。


  1. 盆底肌群康复锻炼。这项运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主要是提肛运动、收提会阴部肌群、收腹等锻炼,能够有效预防在化疗后出现排便、排尿困难的症状,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1. 舞蹈、瑜伽等。这些运动能够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使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增强神经功能的稳定,有利于缓解肿瘤性疲劳,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身体尽快康复,也能够训练腹盆肌群。

运动时间时长频率

  1. 运动的最佳时间:一般在早晨或下午进行,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运动,以免出现不适。

  2. 运动适宜的时长: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时间。其中达到运动强度后坚持20~30分钟为宜。开始运动量要小,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5~20分钟。根据病情和体力逐渐增加运动量,增至每次30~40分钟。

运动强度

运动需要遵循适度原则,量力而行。

心率是比较直观的反映运动强度的方式,可以通过测算目标心率来决定运动强度。

目标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60%+安静心率。

首次运动前先测定患者个体安静心率,然后计算目标心率,进而测算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

每周至少3~4次,可以隔日进行,体质较强者,运动后又不感到疲劳,可以坚持每天运动。

运动注意事项

  1. 运动前应先热身,做一下适当的拉伸运动;
  2. 运动中应及时补充水分,最好是淡盐水;如果有不适症状,应停止,并及时就医;
  3. 运动后不应立即洗澡和吃饭,最好在运动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后进行。
  4. 白细胞降低者应避免在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血小板降低者避免磕碰;留置PICC者应避免做手臂拉伸动作,防止导管滑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肿瘤患者运动指南:科学锻炼助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