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代诗词创作如何体现时代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代诗词创作如何体现时代性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20/10/14020892_1123799302.shtml

"当代性"是当代诗词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代诗词"不仅仅是指写于当代的诗词,而应该是具有"当代特征"的诗词,明确与突出当代诗词的"当代性",探讨什么样的诗词才是"当代诗词",可以使探讨的问题更集中、更深入。这样回归"诗词本身"的探讨对于当今的诗词创作与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诗词的功能与当代意识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卫指出,当代中华诗词热持续时间并不短,目前看来还在持续发热。这不仅跟诗词短小、简洁、优美有关,而且它的功能多样,可以用来日常记事、唱和交友,也可以表达所见所感,某些场合的书写、表演,给生活与文化增添些许风雅。近年来,除了网络诗词蓬勃发展,不少地区的诗词社团写作活跃,组织相关活动、出版刊物,让中华诗词与现代自由诗成为中国当代诗歌景观。

当代诗词创作的原则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江合友认为,诗词的当代性是当前诗人、评论家、学者都共同关心的问题,这涉及能否在历史长河中构建当代诗词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从而凸显自身的历史存在感。毋庸置疑的是,旧体诗词是从古代社会历史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其内容趣味和形式外壳本身都带有强烈的古典属性。内容趣味的古典属性是表现古代的社会生活,承载古代的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表达古代的审美趣味,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形式外壳包括声音和语言,声音形成格律,汉语语音在发展过程中大致分为上古音、中古音和近代音,所以古代诗歌所遵循的声音规则有其历史阶段性。我们创作常用的近体诗遵循中古音系统,通常所说的平水韵就是根据创作实践总结定型的。如果写散曲,遵循的则是近代音,也称北音。形式外壳从语言方面说,旧体诗是以古代书面语为基石的,在语言上遵循书面语表达的规则,所以带有典雅精致、凝练优美的基本特点。虽然在诗歌形式上带有"旧"的特征,但当代人创作旧体诗不能因循守"旧",躲在"旧"的外壳内自我欣赏,而应当站在时代的潮头,继承旧体诗在内容趣味、形式外壳的优秀遗产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旧体诗艺术表现的空间和能力,要超越模仿的层面,真正进入创造的层次,这样旧体诗的写作才是有意义的。

诗词的现实感与当代性

北京诗词学会会长褚宝增认为,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学艺术也已开始自信,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的古典诗词同样产生了极大的自信。近年来,古典诗词的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创作数量急速上升,创作视野逐渐开阔,创作风格趋于多样。然当代人作古诗,非古代人作古诗,应师其理、不师其例,应师其观、不师其冠,一味遵古、拟古,必致作茧自缚。只有具有现实感当代性的作品才能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体现出价值。故当代人诗词创作须遵循当代事、当代心、当代语、当代音的四点原则。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当代性

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文学博士薄克礼认为,真正的诗人要敢于直面人生与社会,用自己的诗词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态度,这是每一时代诗人的责任与担当。我国是个诗的国度,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诗歌从来不乏对社会的关注,上古时期舜帝的《南风歌》有这样的歌词:"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我们都知道那个时期尚没有诗人的称谓,国家的文明都是由部落联盟首领所引导的,而这首诗中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到了周代,专门有人采集民歌谣谚,从孔子所整理的《诗经》中,我们看到了对帝王的歌颂,对爱情的描写,也看到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鞭挞与批评。可见关注社会与民生已经逐渐成为诗歌的本色与传统。

诗词的写意方式与当代性

山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丁丽君认为,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韵律之美的古典诗词,以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和所构建的美学理念,穿越久远时空,成为我们民族的重要基因、文化符号、精神象征,同时,古典诗词也作为重要样本,成为当代诗人创作体裁的选择。如何在传统诗词创作中体现当代特征,这是理论界及众多诗人、读者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话题。

诗词的字词应用与当代性

内蒙古诗词学会副会长崔健认为,我理解的当代诗词,泛指20世纪后逐渐繁荣发展起来的并对国家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诗词,其创作的规模、质量和影响足以构成当代文坛上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然而"当代诗词"不完全等同于当代创作的诗词,它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形式,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内容的文化元素,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的现代化,要求当代诗词作者在创作内容、形式和风格上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变革、突破和创新,特别是在诗词的情感、意向、语言等方面更要凸显时代特色。因此,我觉得当代诗词用当代语境创作来凸显其当代特征,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因素。

诗词的精神层面与当代性

天目湖诗社社长丁欣认为,笔墨当随时代,这是大家的共识。如何在传统诗词创作中,努力体现时代性,我结合自己的创作,粗浅地谈几点体会,就教于各位师友。

诗词的物质层面与当代性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侯立兵认为,诗词创作的当代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大题目。近年来,学界、诗界从意象、情感、语汇、作法等多种角度对诗词的当代性问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今天我想换个角度来谈点认识,把这一问题放在历史性、经典性、当代性的三维视角中来进行观察。

诗词的创作路径与当代性

知名诗人高海生认为,格律诗词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记忆。然而,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格律诗词面临着传承创新的双重挑战。如何在保持其经典韵味的前提下,使之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当代诗家急需思考的问题。下面我试图通过对部分当代诗家的诗词简析,寻求当代语境下格律诗词创作路径。

诗词的当代性与传统

四川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岷峨诗稿》副主编邓建秋认为,一部中国诗歌史,就是一部诗歌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诗歌现代性不断体现和演进的历史。"诗言志",这是深植于中国诗歌血脉中的基因,所以追求当代性自然成了诗人的自觉和诗歌创作的传统,后来的汉乐府的"缘事而发",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等等,皆是这一历史脉动的延伸,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反映到诗中,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当代性",这是传统诗词打而不倒,垂而不死,反而还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