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进展与展望
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进展与展望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近年来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日,印度什里-拉姆斯瓦鲁普纪念大学Devendra Singh研究团队在hLife期刊发表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NETs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见解。
神经内分泌细胞是一类兼具神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特性的特殊细胞,广泛分布于人体胃肠道、胰腺和肺等多个器官,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多种生理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NETs的年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有2.5~5人患病,但其发病率在近几十年有上升趋势。尽管NETs的年发病率较低,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现,近年来NETs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图1 论文标题及作者信息
研究总结了目前NETs领域的研究进展(图2),包括其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选择和预后指征等(图3),并为未来NETs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手段开发提供了新的见解。
图2 NET研究“大事记”
图3 NETs 的特征与治疗手段
NETs的发病原因复杂,遗传、表观遗传和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共同扰乱了细胞稳态,诱导了NETs的发生和发展。目前认为关键的致病机制包括染色体易位导致的原癌基因激活、基因突变、抑癌基因p53失活、染色质重塑因子突变(如CDH1和SPOP)等;表观遗传异常则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影响NETs的发展。此外,激素刺激和生长因子信号也加速了NETs的发展和转移。
NETs的临床表现多样,通常依据其分泌功能可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功能性NETs会分泌激素,导致诸如类癌综合征(carcinoid syndrome)等症状;而非功能性NETs在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往往通过影像检查偶然发现,这给早期诊断带来了难度。
在诊断方面,目前影像学检查如CT、MRI,以及核医学影像如PET-CT已成为NETs诊断的常规手段,特别是68Ga DOTATATE PET/CT扫描技术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生长抑素受体,能有效地检测和定位NETs。此外,基于生物标志物的Chromogranim A检测等也逐步应用于临床,有助于更好地评估肿瘤特征并制定治疗方案。
在治疗方面,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局部NETs的首选方法,尤其对尚未扩散的肿瘤,手术可达到根治效果。然而,对于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患者,靶向治疗、放射性肽受体治疗(PRRT)、放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新兴疗法已展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靶向治疗方面,Everolimus通过靶向mTOR通路,延缓了NETs的进展;Sunitinib则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因子(VEGF),阻断肿瘤供血。此外,PRRT是一种靶向性极强的治疗方法,通过将放射性药物靶向结合到肿瘤细胞上的生长抑素受体,将放射性直接引导至肿瘤细胞,从而杀伤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尽管目前针对NETs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但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显示出一定疗效。
最后,作者展望了NETs的未来研究趋势,认为后续的NETs研究仍将致力于更深入地解析其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开发更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遗传与基因分析在NETs治疗中的重要性正逐步凸显,基因突变与NETs发生的相关性也逐渐明晰,这为靶向治疗的开发提供了新方向。此外,液体活检等新技术的应用有望通过追踪肿瘤DNA变异,更早期、更有效地监控病情进展。同时,新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会潜在提高NETs的早期诊断能力,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总的来说,未来随着更多分子机制的揭示和新型治疗方案的开发,NETs 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