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舜:传承青蛙神信仰,搭建两岸文化桥梁
曹舜:传承青蛙神信仰,搭建两岸文化桥梁
在福建马祖北竿芹壁村,世代相传的青蛙神信仰不仅是一种民间宗教传统,更成为连接两岸同胞的文化纽带。曹舜,这位年轻的传承者,正通过创新的文创产品设计和文化交流活动,让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青蛙神信仰:连接两岸的文化纽带
“青蛙神信仰是我们马祖北竿芹壁村的传统,从小我就跟着家人一起参拜。”曹舜回忆道。青蛙神不仅在马祖广受崇敬,在福建宁德、南平等地也有相似的信仰。“我们去追根溯源,发现福建很多地方都有拜青蛙神的传统。当地人告诉我们,这些信仰其实都像亲兄弟一样,同宗同源。”
这种共同的文化根源,成为连接两岸的重要纽带。曹舜指出:“就好比两岸的宗教信仰,都是同宗同源、同文同种。台湾人拜妈祖,大陆人当然也拜妈祖,道理是一样的。”通过探讨共同的文化传统,两岸民众能够增进理解,拉近心灵的距离。
传说与现实:青蛙神信仰的魅力所在
青蛙神信仰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与其丰富的传说和现实意义密不可分。曹舜分享了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以前马祖经常有海盗来打劫,青蛙神就派兵驻守,山顶以及港口遍布绿色雄兵。海盗远远看到那么多的士兵,于是知难而退,不敢来打劫了。”不仅体现了青蛙神的神奇力量,也反映了台湾先民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青蛙神信仰还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青蛙繁殖能力强,代表多子多孙、多福气。”曹舜解释道,“而且青蛙是益虫,农民也喜欢青蛙帮忙吃害虫。”这种将信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特点,使得青蛙神信仰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曹舜的努力不仅局限于马祖本地。每年,他都会组织信众前往南平武夷山进行朝圣活动。“武夷山也有青蛙神信仰,”他说,“我们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接待,互相交流青蛙神的故事。这种交流让我倍感亲切,也加深了两岸民众的情谊。”
创新传承:用现代方式诠释传统文化
面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挑战,曹舜选择了一条创新之路。年轻不能选择安逸,更应该敢于挑战和拼搏,怀着创业发展的心,受父亲曹原彰的启发,曹舜放弃在台湾的工作,来到厦门,入驻思明区龙山文创园。2018年成立碧蛙(厦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并获得思明区惠台政策中台青创业启动资金的扶持,开启创业拼搏之路。
“要让年轻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加入一些新的创意。”他说。为此,曹舜设计了一系列青蛙神主题的文创产品,包括挂饰、零钱包、钥匙圈和抱枕等。这些产品的设计融入了现代元素,将传统的青蛙神形象Q版化、可爱化。“年轻人比较喜欢Q版、可爱、活泼的东西,”曹舜解释道,“通过这些产品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让他们产生兴趣,进而去了解青蛙神背后的传统文化。”
展望未来,曹舜有更大的计划:“我希望能在厦门建立一个青蛙生态馆,展示世界各地的青蛙。同时,我们还可以借此传播青蛙神的传统思想,比如孝道等等,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曹舜正在努力将青蛙神信仰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同时也为两岸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新的桥梁。他坚信,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绽放异彩,继续发挥其联结两岸的重要作用。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