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诡异了!到底什么是鬼?甲骨文惊现3000年前鬼族、鬼国、鬼梦!
太诡异了!到底什么是鬼?甲骨文惊现3000年前鬼族、鬼国、鬼梦!
“鬼”这个字,很诡异、很吓人。鬼片,鬼故事,每个人基本上都多多少少看过、听过一些。俗话说,人死为鬼。那些带“鬼”的字也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如魑、魅、魂、魄、魍、魉等。但有些问题却很少有人想过。到底什么是“鬼”?“鬼”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有人姓“鬼”姓?现在,且让我们根据“中华姓氏体系”,以及考古发现的甲骨文里的鬼族、鬼国、鬼梦、鬼日,揭秘“鬼”字的真相。
鬼族与鬼国
我们先来看看鬼族和鬼国。根据“中华姓氏体系”,鬼族是一个以“鬼”为图腾(族铭)的古族。后世的鬼姓就源自鬼族。“鬼”这个图腾非常重要,我们后文再细说。鬼族之国便是鬼国。在甲骨文里,它叫鬼方。
殷商时期,鬼族是站在商王的对立面的,属于反叛军。甲骨文里有商王武丁命妇好伐鬼国(鬼方)的卜辞。《周易》里也有相关记载:“高宗(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那么,这个鬼国在哪里呢?对此,有多种不同说法。有认为在山西南部的,有认为在陕西北部的,有认为在更北一带的,甚至还有人认为在南方的。现在来说,基本上可以确定鬼国在西北地区。大约是在陕西北部的可能性最大。
鬼族也有多个不同的分支,如畏族,戴族等。周朝时还有戴国,现在的戴姓也算得上大姓,人口有450万。
“鬼”字的其他用法
除了图腾和国名,“鬼”在甲骨文里还常常和做梦联系到一起,叫“鬼梦”或“多鬼梦”。这种梦是一种很不吉利的梦,预示着灾难和疾病。例如:庚 辰 卜,贞:多 鬼 梦,不 至咼 ?这里的“咼”,就是指自然灾害、天灾,加个“女”字,就是女娲的“娲”。贞:亚 多鬼梦,亡疾?这里的“亡疾”,就是卜问会不会因为做了“多鬼梦”而出现伤病。“鬼梦”的“鬼”,就是我们现在依然常用的“鬼神的鬼”这种含义。
另外,甲骨文里还出现了“鬼日”。商王在外出时常常会担心会不会遇到“鬼日”。这里的“鬼日”意思是“不好的天气”。每当看到“鬼日”,我就会联想到现在我们常说的“鬼天气”,并且忍不住感慨:中华文化实在是太牛了!鬼日,鬼天气,相似的用法,相隔3000多年!
总而言之,“鬼”在甲骨文里主要有三种用法:
- 图腾(族铭),国名
- 鬼神的鬼
- 糟糕,不好
但这依然没有解决那个关键问题:到底什么是“鬼”?这才是最重要的!
“鬼”字的本义
要想真正破解“鬼”的本义,我们就需要从鬼族切入,从“鬼”这个图腾(族铭)切入。很明显,“鬼”是由“田+人”构成。“人”很简单,“人”就是人!所以,关键之关键,就是这个“田”。什么是“田”呢?“田”就是田?没那么简单!“田”是表面上看着非常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非常诡异!“田”作为一个文字,在甲骨文里主要有两种含义:
- 农田,以及动词种田
- 田猎,以及田猎之地
关于“田”的这两种含义,过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 认为“田”的本义是农田,然后引申出田猎之义。
- 认为“田”的本义是田猎,然后引申出农田之义。
为什么会有这种引申呢?相关研究者认为,田是一块一块的;田猎呢,是一排一排的,于是,它们就发生了引申。但从严谨的学术研究角度,这种解读缺乏说服力。事实上,“田”的这两种含义,越想就会越觉得奇怪!一个是种植;一个是狩猎。这差别也太大了吧?简直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啊!
但是,它们却偏偏都用了“田”字。太奇怪了!太诡异了!更诡异的是,田加个人,怎么就变成了鬼呢?怎么就有了鬼神的意思呢?程邦雄教授认为,田就是田地,人在田下,即人被埋在了田地之下,然后就成了鬼。
但甲骨文中类似的文字很多,例如羌,难道可以直接解读成人在羊下?那么,到底什么是“田”呢?经过研究,我认为“田”的本义是一种戴在头上的面具或头盔。首先,在甲骨文里还有一个和“鬼”相似的文字:异(異)。异(異)也是上面一个“田”,下面一个“人”;不同的是,异(異)下面的“人”高举双手,正在把“田”往头上戴。后来,异(異)旁边加一个“戈”或“弋”,就变成了“戴”。这基本可以印证,“田”应该就是一种面具或头盔。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面具和头盔是如何出现的呢?原始人类在狩猎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迷惑动物,接近动物,猎杀动物,会戴着面具或头盔伪装自己。这一点在世界各地的远古岩画里多有发现。
面具和头盔就这样诞生了。在万物有灵的思想及原始巫术出现之后,面具和头盔又和原始巫术产生了结合。例如,在某些部落的祭祀仪式中,巫师会戴上绘有奇异图案和色彩的面具,象征着与神灵的交流和融合。
图腾崇拜也是如此。例如虞族的图腾“虞”。“虞”是虎头人,戴着虎头跳舞的人。当你戴上虎头的时候,你就“变成了”一只虎或虎人。因为,那一瞬间你和虎通灵了。
事实上,人类在猎杀或者宰杀动物的时候,最能强烈地感受到灵魂的存在。举个例子。我小时候经常看杀猪。每当有猪被杀的时候,它就会非常恐惧,不断嚎叫,不断挣扎。
但是呢,这个过程有一个临界点。过了那个点,哪怕你把猪切成一块一块,它都不再恐惧,不再嚎叫,不再挣扎。其实就是猪死了。从万物有灵的角度来看,在那个临界点,猪的灵魂脱离了猪的身体。原始人类在猎杀、宰杀动物的时候一定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明明这个动物刚刚还非常恐惧,还在不断嚎叫,不断挣扎,怎么突然就悄无声息了呢?他们对此会感到非常奇怪和不理解,并且把这些和人类的死亡联系起来。于是,灵魂的概念就这样诞生了。
因为只有灵魂的存在才能解释那个临界点前后发生的变化。你想想是不是?因此,“田”这种起源于狩猎的面具或头盔,一定象征着灵魂,通灵,灵魂的转化,灵魂的轮回。同时,万物有灵,有灵魂的不只是动物,还有植物。农业是怎样诞生的呢?人类采集植物的果实或种子,有一些果实或种子不小心掉落土中,然后就会从土中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植物,结出新的果实和种子。
这给了人类种植的灵感。而当人类开始有意识地播种的时候,农业就诞生了。
你看看农业生产的过程:把种子播入土中,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收割,庄稼死掉。然后重新播种。又是一个轮回。
很明显,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也是灵魂的转化和轮回的过程。那么,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生产的土地被称为“田”,也就顺理成章了。注意,这里的轮回强调的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佛教的轮回。
此外,有一点也需要提一下。甲骨文里的“田”在作“农田”使用时,有的写法会出现一些的变化,但这也好理解,为了和田猎之田进行区分嘛。这样可以避免搞混淆。怎么样?是不是又串上了?就是因为如此,“田”这个字,在甲骨文里,才会又用作“田猎”,又用作“农田”。因为它们都与灵魂,通灵,灵魂的转化,灵魂的轮回息息相关。
“鬼”字的深层含义
但问题还没有结束。“田”还可以继续拆分。如果说“田”的方框是指面具或头盔的话,那么,方框内的“十”字才是这种面具或头盔具有象征意义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真正象征着灵魂,通灵,灵魂的转化,灵魂的轮回的就是这个“十”,就是这个十字符!什么是“十”?提到“十”,很多人会联想到基督教的十字架。但是,在犹太教、基督教出现之前,世界上很多地方就已经出现了十字符。而这个十字符,在甲骨文里,就是天干之首的“甲”!是的,你没有看错。在甲骨文里,甲就写作“十”。另外,商朝王族一个非常重要的先祖上甲微,在甲骨文里是写作这样的:没错,就是“田”字上面加一横。所以,十(甲),田,鬼,是不是一下子全串起来了?
“鬼”由“田+人”构成。“田”由“口+十”构成。“田”是原始人类狩猎时的面具或头盔,后与万物有灵以及原始巫术结合,象征着灵魂,通灵,灵魂的转化,灵魂的轮回。
农业诞生后,“田”又象征着农作物的转化与轮回。而“田”内部的十字符也成了十大天干之首的“甲”。“田”在甲骨文里也因此同时有了田猎和农田之义。“鬼”在作为图腾使用的时候,指的是田人,即戴着这种面具或头盔的族群。“鬼”在作为“鬼神的鬼”这一含义使用的时候,指的是人死后的灵魂或鬼魂。显而易见,“鬼梦”、“鬼日”,都是由“鬼神的鬼”引申出来的用法!
这才是真正的“甲”!这才是真正的“田”!这才是真正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