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梅核气
中医说——梅核气
你是否经常感觉喉咙里有异物,像是梅核卡在那里,吞不下去也吐不出来?这种症状在中医中被称为"梅核气"。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梅核气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常见病症。
什么是梅核气?
梅核气是中医的一个病名,主要表现为咽喉中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这种感觉时发时止,患者常感到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且无明显疼痛。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焦虑、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情绪波动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梅核气被称为咽异感症,也常被诊断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咽癔症。该病多发于中青年人,女性患者居多。
梅核气的发病原因
从中医理论来看,梅核气的发病原因主要与情绪波动和精神因素有关。具体来说:
- 情绪波动及长期过度紧张、疲劳等因素导致情志抑郁,肝气郁结,进而伤及脾胃,脾失健运,积湿生痰,痰气互结,阻于咽喉。
- 部分患者素体郁闷多湿,复感寒邪,伤及肺胃,导致寒湿内困,气机受阻,聚而生痰,痰气阻于咽喉而引发梅核气。
梅核气的治疗与调养
1. 中医辨证论治
梅核气主要分为两个证型:肝气郁结和痰湿郁结。
肝气郁结:自觉咽中异物感,时消时现,不妨碍吞咽,情绪不畅时加重。心烦郁闷、胸胁满闷或疼痛、善太息、情志抑郁。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方剂加减。
痰气互结:咽喉有异物梗塞感,自觉痰多,咳吐不爽,肢倦纳呆,脘腹胩满。不少患者忧思多疑,情绪不稳定。医圣张仲景针对梅核气这个症状,专门写了一个方子,他在《金匮要略》里写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可选择半夏厚朴汤治疗。
2. 耳穴压丸疗法
取穴包括肝、肺、食道、咽喉、气管、三焦、脾、神经系统皮质下,结节,胸。使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相应穴位。
3. 代茶饮
平时可选择芳香沁脾的花茶,如玫瑰花、佛手、陈皮、茉莉花等泡茶饮用。
4. 按摩疗法
揉膻中:选取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用拇指或由手掌大鱼际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各按揉20次,反复10次。
5. 情志调护
梅核气症状的轻重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严格来说,梅核气仅是一种主观症状,属精神心理性疾病,在中医属于“郁证”的范畴,但必须先排除器质性病变,方可作出诊断。
当一个人静下来,这种如鲠在喉的感觉越想越厉害,吞口水时尤其明显,吃饭时反倒减轻一些。平时就要多注意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克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虑、抑郁、惊恐、愤怒等不良情绪,做到喜怒有节,保持精神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