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朝高宗李治:一位被低估的守成之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朝高宗李治:一位被低估的守成之君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OCP6PO05564W6T.html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离世,太子李治继承了唐朝的皇位。在位34年间,李治不仅成功巩固了皇权,还开创了"永徽之治"的盛世局面。他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打破了士族势力对朝堂的垄断,同时在军事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这位皇帝在后世的名声却常常被其父李世民和后来的武则天所掩盖。本文将为您揭示一个真实的李治,展现他在位期间的文治武功与历史贡献。


唐高宗李治画像

李治的登基之路

李治的登基之路颇具戏剧性。与李世民一样,他也没有皇长子的身份光环。有意思的是,唐朝前几任皇帝继位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踩着兄长的肩膀登上皇位。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干掉了李建成,成为了唐朝皇帝。而李治的上位,同样是跨过两位兄长而得来的。

不同的是,李治并没有和兄长兵戎相见。他的皇兄李承乾和李泰,都是由李世民亲手处置掉的。在李承乾和李泰失势之后,李世民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把以孝顺著称的李治,扶上了太子的宝座。


李治登基图

巩固皇权与夺回权力

李治平平稳稳地度过了皇储阶段,最终顺利上位,成为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和历史上的很多新继位的皇帝类似,父皇李世民为李治指定了辅政大臣,其中包括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老二位在李世民时代,都是位高权重,显赫一时的名臣。在李治上位之初的一段时间里,两位大臣帮助李治实行了很多治国安邦的良策,使得李治顺利度过了当皇帝的最初阶段。

李治上位初期,他的皇位并不稳固,觊觎皇位的人还是有很多。在他上位的第四年,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等人谋反,想要拥戴荆州王李元景——李治的六叔——当皇帝。李治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帮助下,果断地平定了叛乱。作乱的首恶都被处死。李治做皇帝的重大威胁,至此基本上被铲除掉。


李治平定叛乱图

稳固了皇权之后,李治开始筹划从辅政大臣手里夺回全部的权力。他和长孙无忌、褚遂良之间的矛盾逐渐的凸显出来。李治需要独立掌权,排除一切干扰;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仗着老资格,大功劳,对李治的治国政策进行了诸多干涉。

李治绝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他利用武则天作为抓手,以册封皇后为由,成功的摆脱了辅政大臣的掣肘。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均被贬官,不久后,又相继离世。在走出了辅政大臣的阴影后,李治终于成为了一个完全控制权力的皇帝。之后的十几年中,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他在帝国的统治地位了。


李治与武则天画像

天皇天后共治天下

有人说武则天因为具备高超的政治智慧,才如愿地当上了帝国的皇后,成为六宫之主。实则不然,武则天的上位,是在李治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实现的。李治之所以支持武则天上位,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前文说过,李治不希望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代表的关西老臣集团,对他执政产生太多的影响,这才是武则天能够当上皇后的本因。

李治通过立后武则天,打掉了关西老臣集团对他的掣肘,不仅仅是因为老臣势大。从历史的角度看,李治这一时期的很多举动,都是为了打破自汉朝以来,士族大家对政治的深刻影响。另外一个证据在于,李治主政期间大力倡导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而不是通过家庭出身,世袭垄断来维系朝堂官场。


唐朝科举考试图

李治之后,士族大家对于政治中枢的影响已经明显弱化了。李治本可以有更大的作为,但是和他的父皇一样,李治也有头晕目眩的疾病。公元660年,李治的病症愈加严重,有时候甚至已经看不见东西。正常处理朝政,对于李治而言,已经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就在这一时期,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心机逐渐上位,慢慢地从李治手中获得了一部分统治权力。武则天建议李治改用天皇的称号,自己则称天后。天皇天后并称二圣,共同临朝。这也为武则天后来成为女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李治把所有的权力都移交给了武则天,自己昏昏碌碌的去度过后半生。二圣临朝的期间,李治仍然掌握着实际的权力。对于武则天的支持者,李治先后进行了打压;而对武则天的政敌,李治则排除武则天的干扰加以重用。李治这样做,就是为了制衡武则天,防止皇权旁落。

对于武则天的政治野心,李治不是不清楚。但是,李治在选择皇储的时候,遇到了跟李世民一样的问题。李治的几个儿子,都有当皇帝的才能,让他很难做出果断的选择。李治众多儿子里,出现了两个实任皇帝,一个追认皇帝,还有一个被废掉,后又被平反的太子。李治这个老爸,历史上也够少见的了。

李治执政的最后几年,因为严重的疾病,已经无力再去压制武则天了。公元680年,他最喜爱的太子李弘,被武则天废除。对此,李治也无可奈何。


李治与武则天共治天下图

公元683年,李治自知大限将至,官宣时任太子李显暂代国政。同年底,李治因病离世,李显登基。不久,李显就被升级为太后的武则天废黜。武则天统治的时代也就此拉开序幕。

李治的文治武功与历史评价

李治的庙号是高宗,高宗在谥法上,属于守成令主的美号,是一个非常高的赞誉。历史上有名的高宗,还有赵构和乾隆。所以,你看,从庙号上来看,李治就不是个一般的皇帝。

在文治上,李治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了几百年以来士族地主势力对朝堂官员的垄断地位,让更多庶族出身的人可以进入官场序列。李治延续了贞观之治的辉煌,在继位后的几年间,帝国境内可以统计的人口数量就有了可观的增加。


唐朝人口统计图

他还是一位勤勉的皇帝。继任以后,李治把唐太宗时期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在国事上,极尽努力。唐高宗时期,社会氛围非常稳定。有一次,大理寺卿向李治报告,在当时的监狱中,在押犯人只有五十多个,而其中只有两个人是判了死刑的。这一点,连他的父皇唐太宗都比不过他。

在武功上,李治同样不次于他的父皇。李治首先平定了漠北的异族威胁,又在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上接连用兵。西北方向上,大将苏定方平定了西突厥,建立了安西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遗址

东北方向上,老将李绩——就是徐茂公——领兵灭掉了高句丽和百济,平定了朝鲜半岛,建立了安东都护府。刘仁轨还在白江口击败了倭国的军队。这应该是有史料记载的,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

结语

李治在位期间,不仅巩固了皇权,还开创了"永徽之治"的盛世局面。他在文治武功方面的成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位有远见和能力的统治者。然而,由于其父李世民和后来的武则天的光芒过于耀眼,李治的历史地位常常被忽视。本文通过对李治生平和统治时期的详细描述,展现了这位皇帝的真实面貌,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唐朝高宗李治的机会。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