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道路交通护栏:设计要求与主要作用
大连道路交通护栏:设计要求与主要作用
道路交通护栏是保障行车安全、引导交通流向、保护路旁建筑物和行人、美化环境的重要设施。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高强度复合材料有望取代传统金属材料,为道路交通护栏带来新的变革。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连道路交通护栏的设计要求和主要作用。
新型的高强度复合材料有望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用于道路交通护栏。这些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耐腐蚀性。例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强度比钢材更高,重量却更轻,能够有效提高护栏的防撞性能,并且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海边的道路、化工园区的道路)具有更好的耐久性。
道路交通护栏的高度设计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护栏高度
一般情况下,用于分隔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护栏高度通常在0.7-1.0米之间。这个高度范围主要是考虑到既能够有效阻止机动车因失控或意外情况冲入非机动车道,同时又不会对驾驶员的视线造成过多遮挡。例如,在城市的双向四车道道路上,机动车速度相对适中,0.8-0.9米高的锌钢护栏就可以很好地起到分隔作用。
在一些车速较高的城市快速路或机动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为了增强防护效果,高度可能会适当提高到1.0-1.1米左右。这是因为较高的护栏可以给驾驶员更强烈的视觉提示,减少车辆越界的可能性。
防止行人穿越马路的护栏高度
对于设置在行人容易违规穿越马路区域(如学校、医院、商业街附近)的护栏,高度一般在1.1-1.3米之间。这样的高度能够有效防止大多数行人轻易翻越护栏,保障行人的安全和交通秩序。例如,在学校周边道路,为了防止学生突然冲入马路,1.2-1.3米高的铁艺护栏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同时,在一些特殊区域,如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等禁止行人进入的区域,护栏高度可能会更高,一般在1.8-2.0米左右,以提供更强的防护能力,避免行人进入危险区域。
道路交通护栏的间距设计
防止行人穿越的护栏杆件间距
当护栏用于防止行人穿越时,竖杆或横杆之间的间距设计非常重要。为了防止儿童或者身材较小的人从间隙中钻出,间距通常要小于12厘米。例如,常见的铁艺护栏,其竖杆间距一般在10-12厘米之间,这样的间距既保证了防护效果,又兼顾了一定的美观性。
在一些对安全要求很高的区域,如动物园猛兽区周边道路、有特殊安保要求的场所外道路等,护栏间距可能会更小,在5-8厘米左右,以确保万无一失。
分隔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护栏间距
对于分隔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护栏,其间距主要考虑车辆的安全和正常行驶。要避免车辆部件(如车轮、后视镜等)卡在护栏间隙中,一般间距在15-30厘米之间。例如,采用波形梁护栏分隔时,其间隙能够满足正常行驶车辆的安全要求,同时也便于排水和通风。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在道路清洁车辆需要经常进出的区域,护栏间距可能会适当加大,但也要保证不会对交通安全造成隐患,至大间距一般不超过40厘米。并且,在加大间距的同时,可能需要在底部设置一些防止小型物体通过的附加装置,如防护网等。
道路交通护栏的主要作用
道路交通护栏是指在道路两侧或中央设置的起到隔离车辆和行人的屏障。它在道路交通安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行人和车辆免受交通事故的伤害。道路交通护栏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金属护栏、混凝土护栏、塑料护栏等。
道路交通护栏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 保障行车安全。道路交通护栏可以有效地阻挡行进中的车辆,避免车辆偏离道路或发生碰撞,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 引导交通流向。道路交通护栏可以起到引导车辆顺利行驶的作用,避免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保障交通的顺畅。
- 保护路旁建筑物和行人。道路交通护栏可以有效地保护路边的建筑物和行人,避免车辆冲出道路伤及行人和建筑物。
- 美化环境。道路交通护栏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环境选择,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提高道路的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