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戏10大推荐!用游戏启发孩子智慧、促进成长!
亲子游戏10大推荐!用游戏启发孩子智慧、促进成长!
亲子游戏是促进孩子成长的重要方式,不仅能训练孩子的语言、肢体、社交等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学习情绪管控。本文将介绍亲子游戏的重要性,并按照孩子的年龄,整理10款适合家长与小朋友玩的游戏,帮助孩子激发潜能,培养多元能力!
一、为什么要玩亲子游戏?告诉你亲子游戏的重要性与目的
为什么要在游戏中与孩子互动?亲子游戏的好处很多,除了能训练孩子语言、肢体、社交等能力之外,也能透过游戏来学习情绪管控。以下将介绍更多亲子游戏的重要性与游玩重点,想让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家长们千万不能错过!
(一)家长们不可不知的亲子游戏重要性
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发展功能也有所差异,所以需要透过不同种类的亲子游戏,提供孩子身心上的刺激,进而促进发展;对于有社交、情绪、行为等问题的孩子,也能藉由游玩对应的游戏,达到等同治疗的效果。但亲子游戏实际能为孩子带来什么帮助?透过亲子游戏设计,主要可以训练孩子这4件事:
(1)认知功能
2-6岁孩子开始将想象力外扩、发展“认知”,此时可以利用“象征游戏”来协助孩子发展空间、时间的概念,例如,游玩扮家家酒时,假象家里是寿司店(空间)、寿司店只在晚上开幕(时间)等;孩子在游玩象征游戏时,也能顺便练习人际关系的互动。
(2)语言能力
在亲子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因为开心而不自觉得发出声音,甚至是模仿家长的话语。因此游玩编故事、说故事、词语接龙等游戏,能让孩子吸收大量词汇量、试著开口说话,有效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
(3)动作发展、感觉统合能力
只要是能动用到五感、让身体运动的游戏,都能有效训练孩子的动作发展与感觉统合能力:
- 腿部与冲动控制:例如,经典游戏“红绿灯”、“一二三木头人”等,能训练孩子跑步的速度,以及听到特定指令时及时煞停的“冲动控制”能力。
- 手部:投杯球(Beer Pong)的玩法需要运用手部,投球进杯子中,除了训练控制手部的力量之外,也能培育孩子的正确空间感。
- 视觉与认知:“大家来找茬”让孩子找出两张图片不同的地方,可以有效训练视觉、观察力、耐心与认知。
(4)情绪发展、社交能力
游玩“规则游戏”遵守规则,或“多人游戏”时需要与他人互动,能训练孩子的情绪管控与社交能力。例如,游玩“鬼抓人”时已经事先制定规则:鬼要抓人、人被抓之后当鬼,让孩子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玩耍,经历“角色转换”(当鬼换当人)时,也会让孩子产生不同的情绪,进而培养同理心、轮流、分享等情绪发展。
至于各年龄层适合玩的游戏类型有哪些?根据知名发展心理学家尚·皮尔杰(Jean Piaget)提出的“认知发展论”中,孩子被依照年龄分为了“感知动作”、“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4个阶段,而亲子游戏针对前三者,归类出了练习、象征、规则3大类型:
发展阶段 | 感知动作阶段 | 前运算阶段 | 具体运算阶段 |
---|---|---|---|
适用游戏 | 练习游戏 | 象征游戏 | 规则游戏 |
特征 | 活用感官,不断重复动作 | 能想象某个情境,使用语言来表达心像概念,或把随机物品象征为某物 | 根据经验来解决问题,能使用物品操作来协助思考。制定规则并能配合 |
年龄 | 0-2岁 | 2-6岁 | 7-11岁 |
可训练 | 控制肢体、五感 | 语言能力、表达能力 | 社会规范、社交能力、情绪发展等 |
例子 | 丢球、拍打 | 扮家家酒、将棉被当作宠物、假装自己是病人等 | 鬼抓人、红绿灯、围棋 |
(二)挑选亲子游戏的4大重点与目的
除了认识亲子游戏的重要性之外,在游玩亲子游戏时,家长须注意以下4大重点:
(1)挑选符合孩童年纪的
适合孩童年纪的才能让孩子发挥能力、试错、启发智慧。
(2)孩子与家长的身份平等
家长要注意,不应该以成人观点限制孩子的想法,在游戏中应尊重孩子、让孩子与家长的身份是平等的。
(3)感受游戏的乐趣
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到乐趣,自然而然就会游玩更多,加强深化多方面的能力。
(4)培养合作精神
可挑选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孩子能适当地向家长寻求协助或配合,加强社交能力并巩固家庭关系。
二、有哪些亲子活动游戏可以玩?推荐10款小朋友可以玩的游戏!
了解完亲子游戏的重要性,但有哪些亲子游戏可以玩呢?以下为你介绍经典团康游戏,以及怎么利用家中物品、简单材料自行DIY居家亲子游戏,延伸出10大推荐玩法!
親子遊戲推薦 1:投杯球(Beer Pong)
- 适合年龄:9岁以上
- 需要:6个以上的杯子、乒乓球2颗、2人以上(双数)
- 玩法:将人分为2队,并把杯子在桌上排列成正三角形,再掷硬币决定哪队先攻。每人一回合有2次投球的机会,若成功将球投进杯子中,就可以将杯子收起来变成分数,最后获得最多杯子的队伍获胜。
- 可训练能力:手部肌肉、空间感、耐心,多人游玩时可训练合作精神
親子遊戲推薦 2:螞蟻搬豆
- 适合年龄:4-5岁
- 需要:2个以上的抱枕、6人以上(3的倍数)
- 玩法:依照组别数量,在终点处放置抱枕当作“豆子”,接着3位孩子分成1组扮成蚂蚁,第1位孩子须站立、双手伸直当作触角;第2-3位孩子弯腰抓住前面人的腰部,当作蚂蚁的身体。接着请每组的蚂蚁需要互相配合行走,到终点拿取“豆子”后返回起点,最快完成搬运的组别获胜。
- 可训练能力:专注力、团队合作精神
親子遊戲推薦 3:贴鼻子
- 适合年龄:6岁以上
- 需要:1个眼罩、白板、胶带、1张少了鼻子的图画脸、1个图画鼻子、2人以上(双数)
- 玩法:家长担任贴鼻子的人、孩子担任助手。家长首先要用眼罩遮住双眼、原地转3圈,再依照小朋友给的指示走到白板前,将鼻子贴到图上的正确位置。
- 可训练能力:言语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親子遊戲推薦 4:便利贴猜猜乐
- 适合年龄:6岁以上
- 需要:便利贴、马克笔、3人以上
- 玩法:孩子们先秘密在便利贴上随机写下一个名词(人名、物品、地点皆可),并且贴到另一人的额头上,都贴好便利贴后,就可以围成圈开始游戏。首先决定先攻,再决定逆时针或顺时针顺序,接着从先攻开始对其他孩子提1个问题(例:是动物吗?),其他人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完之后再换下一人提问;最先猜到自己额头上名词的人获胜!
- 可训练能力:推理、语言能力、社交能力
親子遊戲推薦 5:揪尾巴
- 适合年龄:2.5岁以上
- 需要:纸或布、2-3人以上
- 玩法:家长将纸或布塞到自己裤子后方口袋或腰部(须露出)当作尾巴,另一名家长抱着孩子,或孩子自己奔跑去把尾巴扯下,扯下就获胜。家长须随时注意孩子的状况,避免跑步速度过快、运动量过高导致意外。
- 可训练能力:肌肉能力、专注力
- 游戏变体:骑马揪尾巴
親子遊戲推薦 6:组合随机图卡讲故事
- 适合年龄:3岁以上
- 需要:卡片手工创意组
- 玩法:家长或孩子用手工卡片组画出几组人物(动物)、物品、地点、时间的图片,然后反面放进夹链袋中,让孩子在以上分类中各随机抽出1张,再串联成故事说出来,家长也可以先说一个故事,之后再让孩子改编。
- 可训练能力:联想力、创造力
- 游戏变体:自创故事、改编故事
親子遊戲推薦 7:蒙眼捞毛球
- 适合年龄:1-3岁
- 需要:1个眼罩、韩国制澎澎毛球、2个小碗、2个轻勺子(孩子能拿起的重量)、4人以上(双数)
- 玩法:双人1组,首先将毛球洒落在桌上,接着家长用眼罩蒙住眼睛,在15秒内用勺子将桌上的毛球舀入碗中,接着也让孩子重复一样的步骤。30秒时,看看哪一组碗中的毛球最多就获胜。
- 可训练能力:肌肉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专注力
親子遊戲推薦 8:叠叠乐
- 适合年龄:3岁以上
- 需要:立方积木、2人以上
- 玩法:将积木平铺在桌子上或感官盆里,接着决定这回合要讲哪种类的名词(例如:动物、水果、圆形的东西等)。孩子与家长轮流说出该种类的名词,接着放置1个积木在积木最上方,想不到词语或让积木倒下来的人就输了。
- 可训练能力:词汇力、联想力、肌肉能力、专注力
親子遊戲推薦 9:捞鱼游戏
- 适合年龄:1-3岁
- 需要:金鱼组、感官盆、碗、小捞网
- 玩法:将水、金鱼放入感官盆中,让孩子拿捞网捞起水中的金鱼,放入到一旁的碗中,全部捞完即完成游戏,可重复倒回感官盆再进行下一捞金鱼。
- 可训练能力:手部肌肉、空间感
親子遊戲推薦 10:报纸拆桥过河
- 适合年龄:3岁以上
- 需要:数张报纸(总人数-1)、3人以上
- 玩法:将报纸放置在地面上,让孩子与家长踩在报纸上头,保持在所有人能勉强踩踏的范围内。孩子与家长必须合作抵达终点,轮流将报纸缓缓挪动,途中任何人的脚都不能碰到地面,成功抵达终点即获胜。
- 可训练能力:认知、反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 游戏变体:踩报纸过岸、报纸大风吹、报纸运球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