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军训是“没苦硬吃”,能否实行“自愿参训”?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军训是“没苦硬吃”,能否实行“自愿参训”?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4-09-08/doc-incnnfxy6462524.shtml

近日,全国各地学校陆续开启军训模式。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各地军训形式多样。比如广西某高校的军训因包含捕俘拳、战术演练、步坦协同等实战化训练内容而登上热搜,操场变“战场”,军味、战味拉满。哈尔滨工业大学则在军训中引入CS对抗赛,学生们热血“开战”,现场气氛热烈。这些创新形式获得了不少网民的称赞。

与此同时,网上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军训的争议声音。有学生反映,在烈日下长时间站军姿、机械重复队列动作,让身体疲惫不堪,感觉是在“没苦硬吃”;也有建议提出是否可以实行“自愿参训”制度,让没有意愿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参加。

针对这一争议,我们需要从法律和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军训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可见,军训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必须落实,不容讨价还价。

回顾历史,惨痛的教训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有宋一朝长期推行重文轻武政策,导致国民特别是青年人缺失了基本的军事动员能力,最终导致国家衰落。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次次外敌入侵,使得泱泱大国很快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梁启超曾痛心地指出:“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因此,培育青少年的尚武精神迫在眉睫。国民心底的国防意识和参与国防的热情,需要靠国防教育去唤醒。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曾写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亲自决策批准将学生军训工作写入我国第一部《兵役法》。这充分说明了加强青少年军训工作的重要性,它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培养和储备后备兵员,壮大国防力量的重要手段。有效地开展军训活动,能够极大地唤起青少年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

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的军训组织形式及内容确实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的情况。除了简单的站军姿、齐步走等训练,训练手段也比较单一,难免给人留下死板、枯燥、模式化、走过场的印象。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参训热情,也影响了军训的综合效益。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化,军训的内容和形式也应该与时俱进,需要及时同受训群体的需求相匹配、同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变化相契合。当军训课目不再局限于站军姿、齐步走、踢正步,而是向实战化、实用性靠拢,充满军味、战味、兵味,变得有意义又有意思,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国防军事知识的热情,从而磨练意志,锻炼体魄。当然,也要谨防军训产生娱乐化等不良倾向,毕竟军训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

对一些青年来说,军训可能是一生中为数不多的与国防和军队产生交集的重要机会。烈日下的站军姿、走队列虽然苦累,但当你若干年后回想起这段时光,定会觉得它是学生时代中一段值得珍惜的记忆。军训,它不只是求学之路的新开始,也是锻炼自我、挑战自我的新开始,更是一次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当你认真地思考军训的意义,就不会觉得开展这项活动是可有可无的,也并不是所谓的“没苦硬吃”。它与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紧密相连,是每个青少年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