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医|战胜反复无常的口疮——“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哲学中医|战胜反复无常的口疮——“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导读: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发病率高且易复发。本文通过一个临床案例,详细介绍了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大科主任范冠杰教授运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经验。
"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是范冠杰教授开创性提出的中医理论。团队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成书《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运用哲学来解读中医,通过中医来验证哲学。通过本专栏定期文章的推送,希望让中医从业者开拓思维,提高临床水平。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大科主任、学术带头人 范冠杰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 ROU)是临床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本病发病率高且易复发,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5%,3个月复发率为50%。本病主要表现为在口腔非角化黏膜如唇、舌、颊和软腭等部位反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伴局部红肿灼痛,并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和自限性的特征。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可能与激素水平改变、局部创伤、食物、药物、心理压力、免疫失调和遗传因素等相关。本病因发作时疼痛,影响进食及言语,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现代医学尚缺乏预防和根治ROU的特效方法,治疗目标是减少发作次数、延长间歇期,以局部治疗为主,无效时可采用系统性全身给药,常用药物有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祖国医学的"口疮"范畴。口疮又被古人称为"口糜"、"口破"和"口疡"等,是指口舌生疮或溃烂的一种病证。中医认为口疮由外感热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倦内伤或禀赋异常等因素导致脏腑气机紊乱,气血失调,实火或虚火上炎,熏灼口腔而致。
范冠杰教授是省名中医,作者跟随范教授学习多年。运用范教授提出的"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在临床中使用往往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下面分享一例运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取得较好疗效的病例。
病案
张女士,51岁,因反复口腔溃疡1年余就诊。
初诊: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口腔粘膜、舌面多发溃疡,局部灼痛,进食加重,辗转多方求医,中西医多种治疗效果不佳。遂于2023年6月至内分泌门诊就诊。症见:舌部、口腔粘膜多发溃疡,灼痛明显,进食、睡眠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上腹部胀痛,大便稀,每日2-3次。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紧。
中医诊断:口糜(胃热脾虚,肝郁化火)。
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治法:疏肝健脾,清热泻火。
处方:柴胡5g、白芍15g、牡丹皮15g、生地黄10g、甘草10g、茵陈15g、姜黄10g、升麻10g、蝉蜕10g、僵蚕10g、白术15g。共7付,水煎服,每日一付。嘱患者每次进食后予清水漱口。
二诊:口腔、舌面溃疡减少,腹痛好转,易饥饿,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患者症状好转,易饥饿提示胃肠运化功能改善,中药维持原方治疗,共7付。
三诊:患者口腔溃疡已经消失,睡眠一般,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弦。口腔溃疡消失,睡眠欠佳,考虑为热扰心神,予加淡竹叶10g,夜交藤15g清热安神助眠,共7付。
1月后随访患者未再有溃疡反复,睡眠改善。
按语
本例患者反复口腔溃疡1年余,长期求医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生活。既往医师曾给予清热、养阴、温阳等多种治疗方法,症状改善不明显。
此次就诊时患者精神焦虑,溃疡灼痛明显,局部发红,伴有胃肠道症状,考虑为气郁化火,火性炎上,循经上行,表现为口腔溃疡。然既往用苦寒药物压制,致使郁火不得出,且肝气未舒,木宜疏不宜堵,因此溃疡迟迟无法治愈。
在范冠杰教授"动-定序贯范氏八法"辨证模式的指导下,辨证为肝郁化火,胃热脾虚,予柴胡、白芍、牡丹皮、茵陈药串疏肝清热,生地黄、姜黄、僵蚕、蝉蜕、升麻以升清降浊,调畅气机,宣散郁火,清胃中之火,恢复脾胃运化功能;胃火肝火均能损伤脾气,再加一味白术以健脾防变。经过三周治疗,患者溃疡消失,脾胃功能恢复。
《黄帝内经·素问》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火"是导致口腔溃疡的关键因素。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有外感之火,有内生火热;虚火有阴虚、有阳虚。实火中的外感之火,可能是因为外界环境的热邪侵入人体,比如在炎热的天气中长时间工作或运动,或者是因为吃了过多辛辣、油腻的食物。内生火热则可能是因为情绪波动,如怒火、压力过大等,导致体内产生过多的"火"。虚火通常与身体的阴阳失衡有关。阴虚意味着体内的"阴液"不足,不能滋养身体,导致虚火上炎;阳虚则是体内的"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身体,同样可能导致虚火。
范冠杰教授提出的"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强调把握核心病机辨证,主张抓住核心病机随证加减。中医治疗不仅仅关注症状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入探究病因病机,找出疾病的核心问题。在口疮的辨证中需要紧紧把握火之来源,针对核心病机,处方治疗。本例患者是内生的实火,有肝郁化火,胃气郁滞化热,故治疗予以疏肝、清胃热之药串,取得较好的疗效。
- 哲学中医|降糖减重 双管齐下——序贯治疗缓解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
- 哲学中医|恒守目标,举重若轻:中药减重之"动""定"内涵
- 哲学中医|审证求因细调理,动定序贯结节消——"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指导治疗甲状腺结节
医学指导:
范冠杰,省级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教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亚甲炎等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高脂血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出诊时间 出诊地点
周二上午(07:30-10:30)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周四下午(13:30-15:30)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内环西路55号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涌岸街36号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一书,就是运用古今中外各种主流的哲学思维方式,探讨中医理论的重塑和构建,是中医理论突破的全新尝试,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鲜活范例。《哲学中医》理论来源于临床,又高于临床,并指导临床运用,本书系统阐述了范冠杰教授的临床医学思想,也是范教授临床经验之总结。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 温建炫
执行编辑:王军飞
审核校对:张靓雯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