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RSI指标,优化红利指数投资策略
掌握RSI指标,优化红利指数投资策略
相对强弱指数(RSI)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用于衡量一段时间内价格的变动速度和变化幅度。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RSI指标来优化中证红利指数的投资策略。
一、用RSI判断趋势拐点的成功率
先上结论,用中证红利的RSI进行回测,根据历史RSI百分位算出了红利专属RSI阈值(RSI > 75:红利处于超买状态,卖出;RSI < 30:红利处于超卖状态,买入),以此作为买卖标准:
胜率很高,拿捏了大部分的波动趋势。而且当下的周线也运行在30以内,属于超卖的买入区间。
实际上操作红利没必要像回测这样全仓杀入杀出,应当作为参数来结合自己的交易系统进行波段上仓位的优化调整。
还有一种场景需要注意,那就是大牛市及之后的暴跌阶段,RSI会更快进入超买超卖区间,导致牛市过早卖出,熊市过早买入。但是红利跟其他股票相比有两个长期相对稳定的指标:股息和市盈率,如在14-15年观察这两个指标存在很大偏离:
利用股息率和市盈率的严重偏离的特征进行买入点的调整,可优化极端条件下过早买入的情况。当然也需要其他的技术和对大局的判断,在牛市初期对超买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不过在A股,真正进牛市影响买入的机会太少了,这并不需要担心)
二、RSI指标的原理
相对强弱指数(Relative Strength Index, RSI)是一种动量指标,用于衡量一段时间内价格的变动速度和变化幅度。它的值介于0到100之间,用于判断股票是否处于超买或超卖状态。
RSI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S(Relative Strength)表示相对强度,是一定周期内平均上涨点数与平均下跌点数的比值:
RS = 平均上涨点数 / 平均下跌点数
如果资产在一定周期内的上涨幅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RSI值会趋向于100;相反,如果下跌幅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RSI值会趋向于0。
三、为什么红利指数适合用RSI
红利指数的成分股股票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稳健的基本面:红利指数中的成分股一般是那些有稳定盈利能力并且定期分红的公司,这些公司通常财务状况良好,股价波动相对而言稳定。
市场情绪的相对稳定:由于红利指数成分股多为稳健型的成熟公司,其市场情绪波动相对较小。
中长期投资者多:投资红利指数的投资者通常是中长期投资者,关注稳定的股息收益率。因此,他们更关注股价的趋势性变化,而不是短期波动。
总而言之,影响红利指数的关键指标是股息,市场的炒作比较其他股票较少,不会今天涨到天,明天跌到地下,红利指数通常相比较其他中小创股票趋势较为稳定,这也就比其他股票更容易判断超买和超卖。
RSI作用反映出价格趋势的变化,正是在这些较为稳定的环境下,使得RSI能够有效捕捉到价格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是否过度反应。
四、RSI参数应该怎么设置
有两种设置,一是日K的RSI(40),另一种是周K的RSI(7),其实原理类似,都是围绕着40天这个周期进行的,原因是:
40天往往是阶段性的时间循环,在A股,在40天左右,经常可以完成一波中级的上升或者完成一个阶段性的调整,7周是江恩理论中的重要时间周期:在大升市中,若成交量充足,则市场可能会上升7周左右,市场逆转亦可能发生在第42天-45天,若市场下跌超过30天时,下一个市场见底的时间大约在7周左右。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在一种股价趋向运行到40天左右市场容易发出明显的转变,基于此,我们选取40日参照设置,大量实例证明,这样的选取能够比较贴近市场,发现出股价的真实运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