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团山村:“百忍”家风润物无声
云南建水团山村:“百忍”家风润物无声
云南建水县的团山村,被誉为“民居博物馆”,不仅以其精美的古建筑闻名,更因传承千年的“百忍”家风而远近闻名。走进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村落,每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忍让”与“和谐”的故事。
那里的老房子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走进任何一家,都会感受到古色古香的建筑艺术。
团山村的建筑青瓦白墙,雕梁画栋,是一个个“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极其讲究的庭院,精雕细琢,毫不含糊,斗拱、梁坊、廊檐、门窗、坎墙、须弥座……书画是庭院里极重要的,诗词楹联遍布。
庭院内,凡是门楣窗楣隔板上,乃至廊檐下的木坊上,都布满书法绘画,有古诗词、古文名篇、和富于哲理性的处世格言,多是出自儒家的“四书五经”,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内容。
跨入有着两百多年的“张氏宗祠”,两边门上分别书有“百忍”“家风”四个大字。在团山村,依托张氏宗祠、村史馆和红色教育馆等场所,宣传精神文化振兴,从倡导“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的“百忍”家风入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游客来到这里,既能看到美丽风光感受乡愁记忆,又能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记载了关于“百忍”家风的故事:唐代张公艺主持家政时,已经九世没有分家分产,举家数百人同灶共饮,长幼有序,和睦融洽,从未因家事发生过矛盾与争执,州县官多次旌表赞扬。唐高宗李治巡泰山时,曾亲自造访其家。
问及治家之道,张公艺默而不语,只是接连写了百余个“忍”字呈上。意思是和睦家庭之道,在于相互体谅及忍让。唐高宗为之动容,感慨自己虽是皇家,兄弟之间却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反倒不如百姓家庭和睦、兄友弟恭,于是大加称赞,厚赏金帛。因此,“百忍”也成为了全国张姓公认的家风。
团山村的张家石碑上有一句祖训:莫言人短,莫道己长,施恩勿讲,受恩不忘。这使得民风淳朴的团山村村民深受熏陶,一直践行着张家的祖训,世世代代遵守着百忍家风,邻里间互相帮助、照顾,和睦相处,村里村外呈现一片祥和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