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拆迁过程中常见的陷阱和风险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拆迁过程中常见的陷阱和风险是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114my.cn/shopdetail/174208/comnews/1116275.html

在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可能会面临多种陷阱和风险。本文将详细分析拆迁过程中的常见陷阱和法律风险,帮助被拆迁人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拆迁过程中的常见陷阱

  1. 空白协议陷阱
    拆迁方可能会以口头承诺的高价补偿引诱被拆迁人签订空白协议。
    一旦签署,协议中约定的补偿内容填写的权利便全权交到了拆迁方的手中,其可以不经被拆迁人同意而任意填写。

  2. 小利诱惑陷阱
    拆迁方可能会设置不同阶段的“奖励金”,越早签署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被拆迁人便能获得越多的“奖励金”。
    但如果安置补偿明显偏低,达不到被拆迁人的期望值,那么被拆迁人需要自行权衡利弊,切勿因小失大。

  3. 与无实权主体签订协议陷阱
    国家征收土地的行为主体一定是政府或相关行政机关。

    办公室、公司等主体是无权与被拆迁人签署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一旦签署,可能面临补偿款拿不到,原有住房也很快被拆除的风险。

  4. 补偿事项含糊其辞陷阱
    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中,补偿内容应明确具体。
    对于不明确的、含糊其辞的表述,其可解释范围相当广泛,很可能会与预期相距甚远。

  5. 规避拆迁方责任陷阱
    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中可能会缺乏准确的付款履行时间、违约责任等条款。
    这种情况下,拆迁方可能会规避自身责任,导致被拆迁人在后期维权中处于被动地位。

  6. 收走协议原件不归还陷阱
    若是在签署协议后还拿不到协议原件,协议约定的内容必然难以自证。
    在后期起诉维权中,被拆迁人可能会因缺乏证据而处于不利地位。

拆迁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1. 拆迁工作实施主体不规范风险
    国家征收土地的,应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若拆迁工作实施主体不规范,可能导致拆迁无效或被告上法庭。

  2. 征用土地公告不规范风险
    征用土地公告是征用土地的必经程序。
    若公告内容不完整、未依法进行公告等,可能剥夺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并产生严重后果。

  3. 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不明确风险
    国家应给予被征地农民一定的补偿,并明确安置途径。
    若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不明确,可能导致双方产生纠纷。

  4. 产权问题引发的纠纷风险
    若涉及产权问题,可能会引起产权纠纷。
    这类纠纷需要经过法院仲裁解决,可能给被拆迁人带来额外的法律风险和成本。

  5. 先拆后补风险
    先补偿后拆迁是征地拆迁补偿的原则。
    若拆迁方违反这一原则,先拆后补,可能导致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综上所述,在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应提高警惕,仔细阅读并理解拆迁协议的内容,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拆迁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