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宝宝全身发黄?医生妙手拯救“小黄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宝宝全身发黄?医生妙手拯救“小黄人”

引用
1
来源
1.
https://life.sun0769.com/xwzx/202403/t20240305_16341799.shtml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医展芳华,医路生花;何其有幸,幸遇良医。”

2月28日,某医院小儿外科收到了一份温馨的“龙年礼物”。胆道闭锁葛西手术后康复的冬冬(化名)和家属带着鲜花与锦旗,特意来感谢小儿外科的救治。为了表达谢意,冬冬的母亲写下了文章开头的感谢语。

短暂问候后,小儿外科主任为冬冬做了详细的复查,“宝宝现在黄疸已经退了,胃口也不错,术口恢复得也很好,之后定期复查即可。”听到这番话,家属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拉着医生的手连声致谢。

近半月以来,该医生主持了十多台重大型小儿外科手术,新年期间他还提前结束休假,赶赴东莞为2个月大的爱宝(化名)开展胆道闭锁葛西手术,抢抓手术黄金期,术后仅两周时间,爱宝病情好转。

提前结束假期,千里驱车返莞为“小心肝”做手术

“医生,我和家人商量好了,请尽快帮我们安排手术”。

大年初四,远在湖北老家过年的医生收到患儿家属的信息后,当即决定提前结束假期,跟家人驱车返莞,为患儿做一场紧急的高难度手术。

2月初,爱宝全身皮肤黄染反复不退,大便颜色变浅且呈解陶土样,就像一个“小黄人”。家属心急如焚,经过多方打听到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黄疸经验丰富,随即来到医院求诊。

“我们给宝宝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她的总胆红素超出正常范围,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我院超声科杨一副主任医师为孩子做肝胆超声提示胆囊小、形态扭曲僵硬,以及胆道闭锁。”医生说,结合患儿体征与检查结果,考虑胆道闭锁,这种情况必须尽快手术,拖下去对肝脏损伤巨大。

2月14日,医生驱车一千多公里顺利返莞。刚抵达没多久,医生便投身到手术的准备,再次为爱宝做详细的检查,组织医院麻醉科、手术室等开展术前多学科会诊,事无巨细做好各种预案。2月15日,爱宝被推进手术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胆道造影术+肝门空肠RY吻合术+肝活检术”。葛西手术术式复杂,由于复杂的解剖结构,其重建手术是更高水平的吻合手术,对手术及麻醉等团队来说是极高的挑战。

医生回忆,当时我们将肝门部胆道闭锁形成的纤维块切除,利用周边肝门部的创面和空肠做一个胆道的重建,让胆汁顺利排出。由于婴儿的组织十分脆弱,在游离肝门部纤维块一定要注意门静脉和肝动脉这些血管,一丝一毫的失误都可能造成巨大的伤害。”小儿外科与麻醉科团队凭借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令宝宝化险为夷。

术后,经过精心的照料护理,爱宝肝脏各项指标逐渐趋于好转,皮肤成功褪黄,胃口变好,大便颜色恢复成黄绿色。2月29日,爱宝健康出院,一家人如释重负。在出院前,医生一如既往为孩子再次检查术口愈合情况,仔细叮嘱注意事项。

出院后,医生依然和患儿家属保持联络,定期回访。在他看来,除了要做好手术外,科学回访和管理也很重要,尤其是术后胆管炎的控制与治疗,也是提高葛西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全身变黄、大便颜色变浅?

先天性胆道闭锁需早发现、早治疗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严重威胁婴幼儿生命的胆道梗阻性疾病,在临床表现为黄疸反复不退或退后复现,大便颜色逐渐变浅,尿液深黄如浓茶,腹部膨隆,肝脾肿大等症状,它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其发病率为1/5000-1/10000,如不及时治疗,患儿常于2岁内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医生介绍,“胆道闭锁是婴儿的胆道在发育过程中发生了纤维化,没有了管腔结构,胆汁淤积没办法排出,从而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这个疾病可以通过葛西手术、肝移植进行治疗。”

医生表示,葛西手术是治疗胆道闭锁的首选手术方法,最佳术龄是产后2个月内,最好不要超过3个月。目前国内肝移植技术成熟,移植成功率高,但有些月龄太小的婴儿无法满足肝移植条件,如果不进行葛西手术,孩子的身体可能在满足肝移植条件之前就无法支撑。

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关键。由于胆道闭锁会引发黄疸,导致很多家长难以识别,或不重视,不做手术孩子生命只能维持一年左右。医生提醒,黄疸在新生儿中很常见,生理性黄疸会在孩子出生25天内出现,23周后逐渐消退,但胆道闭锁导致的黄疸是持续性的。

如果孩子黄疸反复不退,大便颜色变浅或呈白色(白陶土样),一定要重视,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对于这种疾病的早筛查,医生建议宝宝家人们可以通过大便比色卡对婴幼儿早期大便进行识别筛查,尽量早发现早治疗。

(1-6为不正常现象,7-9为正常现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