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协会的五任领导人
中国围棋协会的五任领导人
中国围棋协会成立于1962年,自成立以来,协会在历任领导人的带领下,不断推动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从最初的组织建设到如今的世界棋坛霸主地位,中国围棋协会见证了中国围棋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围棋协会的五任领导人及其对中国围棋事业的贡献。
第一任主席:李梦华
中国围棋协会于1962年在安徽合肥市正式成立。围棋协会不仅对职业棋手、业余棋手及裁判员的技术等级进行审批,选拔和推荐国家队和推荐国家队及集训队运动员、教练员;同时还承担研究制定发展计划、竞赛训练规定以及全年竞赛规程和规则等任务。
第一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为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李梦华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曾任中国游泳协会、中国武术协会、中国围棋协会主席,还获得国际奥委会授予的奥林匹克银质勋章。而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成功举办也离不开李梦华的积极运作,中国围棋迈出了赶超日本的第一步。李梦华,中国体育领导人。河北平山人。少年时代参加革命,长期从事青年运动工作。带领中国体育突破零记录。李梦华同志是中共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四届全国青联副主席。李梦华同志长期担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主席,曾任国际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为表彰他在中国传播奥林匹克理想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所作出的贡献,国际奥委会于1987年授予他奥林匹克银质勋章。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先生于2010年11月9日辞世,享年88岁。
第二任主席:陈祖德
1988年,陈祖德接替执掌协会26年的李梦华,成为新一届的围棋协会主席。身兼数职的李梦华带领围棋发展具有更多的政治色彩,而1988年4月18日这一天起,带领中国围棋腾飞的重任落到了真正的棋手身上。而这位抗癌成功的斗士扛起大旗,带领中国围棋走过了漫漫18年长路。1988年至2006年,中国围棋与现在相比算不上辉煌,但却是中国围棋成长积淀的重要时期。围甲的创立、等级分制度的施行、春兰杯的创办等,让中国围棋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路线。也正是在这几年里,马晓春、俞斌、常昊、罗洗河、古力夺得了世界冠军,常昊、古力这两位具有时代意义的棋手在这些年头里完成了从懵懂、青涩到走上巅峰的脱变。
陈祖德(1944.2.19~2012.11.1),男,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上海人。历任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棋院院长,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主席,《中国围棋年鉴》编委会主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教练员。1978年、1983年,当选为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3年和1965年,陈祖德受先和分先分别战胜日本杉内雅男九段和岩田达明九段,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击败日本九段棋手的中国人。1980年,他在与胃癌病魔斗争中撰写自传《超越自我》,激励了一代人。2012年11月1日晚,因胰腺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著作除《超越自我》外,还有《徐程十局》《黄龙周虎》《血泪篇》《过周十局》《襄夏战梁程》等。
第三任主席:王汝南
2006年,王汝南接替陈祖德成为第三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经过积累沉淀的中国围棋迎来新的爆发点,世界冠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中国成为世界棋坛的新霸主。王汝南,1946年9月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中国著名围棋运动员,中国棋院第二任院长,原中国围棋协会主席。1960年学棋,1962年获全国少年儿童围棋赛冠军,1963年进入国家围棋集训队,1965年国家围棋队成立,成为主力队员,多次访日参加中日比赛,1966年在中日围棋水平仍有差距时战胜日本九段。七十年代国家围棋队恢复后曾获全运会围棋项目银、铜牌,又作为教练员兼运动员为培养新人尽力。1982年定为八段,八十年代后进入北京体院进修,逐渐转为教练员和管理者,主要从事培养新人、围棋普及与教育、组织等工作,被评为国家级教练,获得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享受国务院津贴。历任中日友好围棋会馆馆长、国家体委棋牌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围棋副主席、中国棋院副院长、中国象棋协会主席、北京围棋基金会理事长等职,2003年任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棋院院长,2006年至2017年担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2016年获得陈毅杯中国围棋年度大奖终身成就奖。著有《弈坛争霸三十年》、《玄玄棋经新解》、《中盘攻防指南》等。
第四任主席:林建超
到了2017年,林建超将军在中国围棋发展的高峰接过这一棒,喊出“让围棋成为新时代人们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的口号。围棋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艰苦斗争,更是流传了4000年的传统文化,中国棋手在统领世界棋坛的同时,还要让全世界知道围棋这项发源于中国的艺术。林建超,男,生于1952年。祖籍陕西大荔,出生于湖北汉口,成长于北京。党的十七大代表。2017年12月29日,林建超在中国围棋协会换届会议上当选第十届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曾任总参谋部办公厅原主任,少将,军队战略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防大学特聘教授。酷爱围棋并对围棋文化有深入研究,曾多次应邀为国家围棋队讲课。著有《将军棋谋》、《现代围棋思维方式》、《围棋与国家》、《围棋与战略》等文,其中,《围棋与国家》入选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山东卷),并荣获中国围棋年度大奖文化奖。
第五任主席:常昊
中国围棋协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7月22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协会负责人和执行委员会委员,常昊为协会主席,朱国平、古力为副主席,朱国平兼任秘书长,江维杰、刘世振等13人为执行委员会委员,聘请王汝南、聂卫平、华以刚为名誉主席。
常昊,1976年11月7日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围棋九段棋手。6岁学棋,8岁进上海队,10岁入选国家少年集训队。第5届应氏杯、第11届三星杯、第7届春兰杯冠军。曾任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
朱国平,现任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棋院)主任(院长)、党委书记,中国象棋协会主席,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古力,1983年2月3日出生于中国重庆,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现效力于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的重庆队。
1989年开始学围棋,1995年入段并入选国家少年围棋队,1997年底师从聂卫平。2006年在第10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中首次夺得职业生涯围棋世界冠军;2007年获得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首次把春兰杯留在中国;2008年获得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冠军,终结了韩国富士通杯十连冠记录;2009年在第4届丰田杯世界围棋王座战、第13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第1届BC信用卡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中三次夺冠;2010年12月10日在第15届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中夺得个人第七个世界大赛冠军;2015年6月3日在第10届春兰杯中再夺世界冠军,成就世界围棋“八冠王”。2023年7月,当选为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
自2019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并通知执行《中国围棋协会实体化改革实施方案》。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原由棋牌中心负责的围棋业务、职责,全部交由中国围棋协会负责。这是国家围棋行业、事业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历史性的变革。根据总局决定,近日,中国围棋协会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围棋协会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批准的〈中国围棋协会实体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同时函告体育局。随同通知一起印发的还有《中国围棋协会实体化改革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