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行业销量、市场份额及市场格局分布情况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行业销量、市场份额及市场格局分布情况分析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3178773_121717379

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车企紧抓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机遇,推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同时,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更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一路攀升。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1176.6万辆,同比增长22.8%。

2016-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销量结构来看,2022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中,自主SUV销量占比为51.9%,自主轿车占比为42.2%,自主MPV占比为6%。

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结构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乘联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市场份额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整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49.9%,较上年上升5.4个百分点。

2016-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集中度较低,2021年行业CR10%仅为41.1%。其中排名前三的厂商分别为上汽、吉利和长安,占比分别为9.9%、6.2%和5.7%。

2021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格局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汽车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消费力的提高以及消费者行为思想的转变,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引来了自己的一片春天。中国人目前对于汽车的需求,还大多处于满足家庭需求方面,汽车在家庭中也属于比较大的投资。短期内来看,国产汽车应依然会以低端市场为主,主打经济耐用的家庭代步车,满足最基层市场的需求。然而,当国产汽车品牌积累到了足够的资金技术和品牌形象,在未来发展中势必要面对与合资品牌在中高端汽车市场的争夺。在这方面,国产品牌很有可能会借鉴日本的汽车行业崛起方式,在自身的廉价车品牌足够壮大时,推出旗下的高端子品牌,例如日产的英菲尼迪,丰田的雷克萨斯和本田的讴歌,这些子品牌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与老牌欧美豪华车抢占市场,甚至还可以推出高性能超跑来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它们的发展经验和经营之道,在未来很有可能同样适用于国产汽车品牌。一部分国产品牌甚至已经开始打入高端市场,但目前销量很平庸,依然有待发展。总体来讲,国产汽车品牌近些年来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销量在快速增长,有些品牌甚至还出口到了海外市场。但是目前对于市场的整体覆盖还不够全面,出口地也多为第三世界国家。但在未来当国产车有了足够的品牌价值和号召力时,才是国产汽车品牌真正抬头的时候。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自主品牌乘用车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自主品牌乘用车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自主品牌乘用车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4-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乘用车市场环境及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章2023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国际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中国乘用车市场容量状况分析
  • 中国GDP增长与乘用车消费增长的趋势预测
第二节 2023年中国乘用车消费者需求情况分析
  • 中国乘用车消费阶层收入状况分析
  • 中国乘用车消费者心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线城市、中小城市消费需求分析
第三节 2023年中国乘用车社会环境分析
  • 石油供求状况及对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 环保压力对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 中国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对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第四节 2023年中国乘用车政策环境分析
  • 中国2019-2023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及影响
  • 中国未来汽车产业政策预测
  • 燃油标准推出将对乘用车市场带来的影响

第二章2023年中国乘用车所属市场竞争格局透析

第一节 2023年中国乘用车运行态势分析
  • 2019-2023年中国乘用车产量分析
  • 中国乘用车市场消费分析
  • 中国乘用车出口分析
第二节 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竞争力分析
  • 自主品牌、美系车、欧系车、日系车、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现状
  • 自主品牌优势领域与合资品牌优势领域比较
  • 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汽车差距分析
第三节 2023年中国乘用车分类市场比较
  • 轿车市场现状及发展预测
  • MPV市场现状及发展预测
  • SUV市场现状及发展预测
  • 交叉型乘用车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
第四节 2023年中国微车市场、中高级乘用车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微车市场发展状况及主要竞争厂家
  • 中高级车市场发展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 自主品牌乘用车提升竞争力策略分析

第二部分中国中高级车市场分析

第三章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必须进入中高级市场原因分析

第一节 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面临巨大生存压力
第二节 2023年中国合资品牌技术资金给自主品牌带来巨大冲击
第三节 2023年自主品牌汽车进军中高级市场战略解析

第四章2023年中国中高级乘用车所属市场运行深度剖析

第一节 2023年中国中高级乘用车需求分析预测
  • 中高级市场消费群体消费行为分析
  • 中高级车市运动型车需求状况
  • 中高级车市个性化消费分析
第二节 2023年中国中高级乘用车竞争力分析
  • 我国中高级车市场竞争分析
  • 欧美日系布局中级车市场竞争分析
  • 我国三大集团中高级车市场竞争分析
第三节 2023年中国中高级乘用车市场发展态势分析

第三部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军中高级市场分析

第五章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军中高级市场剖析

第一节 一汽集团进军中高级市场进展
  • 一汽集团进军中高级市场规划
  • 一汽集团推出车型及竞争力分析
  • 一汽中高级轿车用汽油机研发情况
  • 一汽集团自主品牌投资前景分析
第二节 上汽集团进军中高级市场状况
第三节 东风集团进军中高级市场状况
第四节 奇瑞汽车进军中高级市场状况
第五节 吉利集团进军中高级市场状况
第六节 比亚迪股份进军中高级市场状况
第七节 江淮集团进军中高级市场状况

第六章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进军中高级市场主要障碍分析

第一节 2023年中国汽车品牌自身不利因素分析
第二节 2023年中国合资品牌在中高级市场占据稳定优势
第三节 2023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军中高级市场其它障碍
  • 自主品牌销售结构问题分析
  • 自主品牌市场发展困境分析
  •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难题分析
  •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挑战分析

第七章2023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军中高级市场有利因素分析

第一节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发展提供有利空间
  • 中高级车市场复杂性分析
  • 国际形势对中高级车市场影响
  • 自主品牌在中高级市场发展分析
第二节 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自身优势分析
  •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销售状况
  • 自主品牌引领小排量车技术升级
  • 国产汽车自主品牌重新布局分析
第三节 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军中高级市场政策利好
  •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突破口
  • 中国汽车产业未来技术路径
  •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开拓新能源市场
  • 一系列鼓励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政策的促进作用

第八章2024-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军中高级市场投资前景分析

第一节 2024-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军中高级市场风险分析
第二节 2024-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军中高级市场技术风险
第三节 政策风险
第四节 财务风险

第四部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军中高级市场策略

第九章日韩企业进军中高级市场的历史及对中国企业借鉴作用

第一节 丰田汽车进军中高级市场历程及对中国企业启发
第二节 本田汽车进军中高级市场历程及对中国企业启发
第三节 现代汽车进军中高级市场历程及对中国企业启发
  • 韩国市场发展阶段分析
  • 北京现代在中高级市场动向
  • 北京现代本土化研发策略
  • 现代中国战略分析

第十章2024-2030年中国企业进军中国高级市场策略建议

第一节 2024-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进军海外策略
  • 自主品牌进军海外分析
  • 培育市场以带动就业
  • 热心公益尽企业责任
第二节 2024-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进军中高级市场策略
第三节 2024-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进军高端市场战略
第四节 2024-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新技术突围策略分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