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必备指南:工作流程和相关知识
网页设计必备指南:工作流程和相关知识
网页设计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和科学,需要各种专业人才的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一个网站项目。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站设计的重要知识,为您揭开这个领域必须了解的重要面向。
一、网页设计是什么?
网页设计,又称为Web Design、网站设计、Website design、Web User Interface(网页使用者介面)等,其核心在于构建网站的图形界面。尽管如今我们习惯使用手机APP来获取信息,但桌面型电脑的网站浏览历史比手机更悠久。
在1990年代晚期至2000年代初期,电脑显示器和屏幕技术还在发展阶段,因当时硬件和显示技术的限制,屏幕分辨率仅为800×600像素(相比之下,iPhone 8的分辨率是750x1334px)。网络速度也相当缓慢,网络经常断线,那时的网站性能和使用体验都不理想。
现今的网站设计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强调用户体验、注重页面动态效果、以及加入自媒体等元素,使得桌面型电脑的网站体验不亚于软件和手机APP。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网站仍然是人机互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身为UI设计师,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网页设计工作流程和相关知识,才能称得上是一门专业。
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站设计的重要知识,为您揭开这个领域必须了解的重要面向。
二、网页设计工作流程
在网站建置设计前,需进行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市场调查、以及进行竞品调查等工作,网页设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多个环节组成,常见设计流程如下:
- 原型图阶段(Prototype & Wireframe)
- 视觉稿(Visual Mockup)
- 网页设计规范(Design Guidelines)
- 切图(Slicing)
- 前端程式码(Frontend Development)
- 响应式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
- 网站速度与效能优化(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 用户体验(UX)与可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ing)
- SEO 与技术优化(SEO & Technical Optimization)
- 无障碍网页设计(Web Accessibility, WCAG)
- 网站验收审核(Quality Assurance)
在每一个阶段中,设计师的参与和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不应只专注於视觉稿,因为在前后期的工作中同样需要设计师的参与。而成功的网页设计不仅需要美观的视觉效果,还要有完善的工作流程与测试机制。无论初创新公司还是大型企业,都应重视 Wireframe、视觉稿、设计规范与前端开发等关键步骤,并同时考量响应式设计、效能优化、SEO 及无障碍设计,才能打造出优质的网站体验。
1. 原型图阶段(Prototype 和 Wireframe)
在原型图阶段,设计师需要与客户、项目经理进行深入的需求沟通。这一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只是客户、项目经理向设计师沟通需求的过程,而是双方需要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视觉方面的呈现中,设计师可能拥有更好的美感及工作方式,因此在进行实际设计之前,与客户、项目经理达成共识非常重要。设计师和客户、项目经理都需要充分理解彼此的期望,以实现最佳的设计结果。
"Prototype" 和 "Wireframe" 在网站设计和应用程式开发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设计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
1.1 Wireframe(线框图)
定义:Wireframe 是一种简单的视觉工具,用来展示网页或APP的基本结构和布局,通常只有基本的框架、区块和元素,不包含细节和设计风格。
功能:主要用于简单地传达版面配置、结构和互动元素的位置,以便团队成员之间更容易讨论和理解设计。
1.2 Prototype(原型)
定义:Prototype 是更进一步的设计阶段,展示了网页或应用程式的功能、互动和流程。相较于 Wireframe,Prototype 通常包含更多详细的互动元素,例如按钮的行为、页面之间的转换,以及基本的功能DEMO。
功能:用于模拟和测试用户与应用的实际互动,更全面地呈现最终产品的使用体验。通常在 Wireframe 完成后,进一步发展成 Prototype。
Wireframe 主要关注于结构和配置,而 Prototype 则进一步呈现了功能和互动,使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最终产品的工作方式。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这两者都可能被使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顺利进行。
2. 视觉稿阶段
用来指在网页设计中,根据原型图确定的内容完成的界面设计,其主要目的是视觉上呈现最终网站的外观和风格。比如尤其在制作特定主题的网站时,设计师需要运用图像和灵感素材来模拟相关情境,这时候设计师可以用"Mood Board"(情绪板)的概念来设计网页。
2.1 Mood Board(情绪板)
是一种视觉工具,用来收集和展示特定主题、网页或设计风格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它的目的是在设计和创意过程中提供灵感,帮助确立网页的视觉风格和情感调性。
情绪板可以包含各种元素,如图片、颜色样本、文字、图表等,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张视觉呈现的大画面。帮助创作者和团队更好地了解网页的氛围、情感和风格,并且让设计在整体感觉上保持一致。
在设计领域中,情绪板常被用来启发创意,激发新点子,并作为设计过程中的参考点。它可以是手工制作的实体板,也可以是数字形式的电子板,视项目的需求和团队的偏好而有所不同。情绪板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帮助确保设计在视觉上传达出预期的情感和风格。
2.2 网页设计的视觉模型 Visual Mockup for Web Design
推荐工具:Sketch
视觉稿用来呈现网页设计的视觉外观,突显了其在视觉效果呈现方面的功能。
三. 网页设计规范 Web Design Guidelines
推荐工具:https://getbootstrap.com/
完成视觉稿后,许多设计师可能忽视了制定设计规范的步骤。对于每个可迭代的网站项目,网页设计师的角色非常重要,网页设计师需要制定一套网页设计规范。这些设计规范有所有页面中共通的元素,例如字体大小的一致性、图片尺寸的统一、按钮样式等,这些共通元素在用户访问网站时构建了一种稳定的认知基础。举个例子,如果相同的分享功能采用了两种迥异的样式,可能会使用户感到混淆。所以设计规范的主要目的是约束设计师的创意,以减少用户在有限记忆力下的认知成本。但设计规范也让同一项目中的不同设计师都能产出相同风格的设计。设计师应该积极参与制定设计规范和进行项目总结。
四.切图(Slicing)
推荐工具:PHOTOSHOP
将设计师提供的网页设计文件(通常是图像或视觉稿)转换为前端开发所需的HTML、CSS、以及可能的图片文件。这个过程通常由前端工程师负责。切图的主要目的是将视觉设计转换为网站的实际元素和结构,使其可以在浏览器中正确呈现。包含切割图片、HTML和CSS,让网站在不同屏幕大小和设备上都能正确显示和运作。有时候,设计师可能不直接进行切图工作,而是将设计稿提供给前端工程师,由他们负责将设计转为互动网页。
五. 前端的程式码 Frontend Code
推荐工具:https://code.visualstudio.com/
就像网站的魔法师一样,前端工程师具备将设计师的视觉页面转化为互动网页的神奇能力。他们也需与后端的工程师之间展现出一种极致的合作,宛如一场默契的舞蹈,使整个网站能够展现的同时灵活地获取所需的资料。这可是启动整个网站活力的第一步。
为了方便评估网站是否达到我们对营销信息的要求,需要埋入GA4或FACEBOOK像素,这样就能轻松地追踪并分析哪些页面的访问量高,哪些没有达到预期。之后,我们会邀请所有人一同参与测试网站,仔细检查网站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细节问题。这一连串的步骤让网站不仅能够正常运作,还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 响应式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
现代网站必须适应不同的装置(桌机、手机、平板),响应式设计(RWD)已成标准做法。
案例分析:BBC News 的响应式设计
BBC News 采用弹性网格布局(Flexbox、Grid)和 CSS 媒体查询(Media Queries)来确保网站能够自适应不同的屏幕尺寸,使阅读体验更加流畅。
七. 网站验收审核
网页设计完成后需进行网站验收审核,确认网页是否达到预期水准。如果发现与设计稿有明显不同,就需要与前端工程师合作进行调整。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网站的最终成品才是我们的真正作品,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设计稿看起来漂亮而忽视实际页面的品质。
八. 网站速度与效能优化(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网站效能优化(Websit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WPO)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升网站加载与渲染速度的过程,主要在优化用户体验,特别是针对网络速度较慢或移动设备的用户。而优化方式包括减少文件大小、最小化 HTTP 请求数量、运用浏览器/服务器缓存、优化图像,以及使用内容传递网络(CDN)等。网站效能优化不仅能提升访客的停留率、忠诚度与满意度,还能减少数据传输量并降低能源消耗,进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网站效能优化的范畴从最初专注于代码优化与硬件限制,逐步发展至多层缓存机制、轻量化前端元件设计,以及与服务器端元件的非同步通讯等更复杂的技术。网站效能影响 SEO 与用户体验,包括图片压缩(WebP)、CDN(内容传递网络)、Lazy Loading(延迟加载)等。
案例分析:Amazon 的网站速度优化
Amazon 通过减少 HTTP 请求、图片压缩、CDN 部署等方式,提高网站加载速度,降低跳出率并提升转化率。
九. 用户体验(UX)与可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ing)
好的网页设计需要重视信息架构(IA)、可读性与交互设计。
案例分析:Snappa 及 DashThis A/B 测试优化 UX
A/B 测试在优化注册流程方面被广泛应用。例如,Snappa通过减少注册表单中的必填字段,提高了 20% 的注册率和每月经常性收入(MRR)。此外,DashThis通过简化注册流程和提供引导,将超过 50% 的免费试用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
十.SEO 与技术优化(SEO & Technical Optimization)
SEO 友善的网页设计影响搜索排名,包含结构化数据(Schema Markup)、网站地图(XML Sitemap)等。
案例分析:Wikipedia 的 SEO 策略
维基百科(Wikipedia)通过其结构化数据项目——维基数据(Wikidata),使内容更容易被搜索引擎索引,并显示于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中。Wikidata 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知识库,旨在为维基媒体(Wikimedia)项目(如维基百科、维基导游、维基文库等)提供结构化数据的集中存储。通过将信息以结构化的方式存储在 Wikidata 中,维基百科的内容能够被搜索引擎更有效地解析和理解,从而在搜索结果中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这种结构化数据的应用,提升了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搜索体验。
十一.无障碍网页设计(Web Accessibility, WCAG)
网站应适用于所有用户,包括视障者(屏幕阅读器)、听障者(字幕)、行动不便者(键盘导航)。
案例分析:Apple 官网的无障碍设计
Apple 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无障碍设计,并在其开发者指南中提供了详细的无障碍功能设计指引,协助开发者创建对所有用户友好的应用程序和网站。Apple 在其产品和网站设计中积极采用无障碍设计原则,致力于为所有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