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几点,让宝宝安睡到天亮
做好这几点,让宝宝安睡到天亮
很多新手父母都会遇到宝宝夜醒频繁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也让父母疲惫不堪。那么,如何才能让宝宝睡得更好呢?本文将从睡眠环境、喂养、作息等多个方面,为父母提供实用的建议。
一、睡眠环境
维持比较安静的睡眠环境是睡眠的必要条件,尽量避免突然的大声干扰,单调的声音和慢节拍的声音有助于入睡。
保持卧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理想的卧室温度一般是20-25℃,相对湿度60%-70%。不宜穿太多和太紧的衣服睡觉,包裹太紧婴儿容易出汗,不舒适且不利于血液循环和身体发育。睡衣需舒适,吸汗性好。
根据不同儿童的习惯选择卧室合适的光亮度。夜间一般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入睡,避免在明亮的环境下睡眠。若儿童恐惧黑暗或产生不安全感,可在卧室开盏小灯,睡后应熄灯。卧室颜色、家具摆置应有助于睡眠,不宜在卧室放置电视、电话、电脑、游戏机等可导致儿童兴奋或恐惧等干扰睡眠的物品。
二、睡眠喂养
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母乳是首选的喂养方式。由于母乳消化吸收快,孩子会经常饿,喂养时间间隔短,所以觉醒次数相对较多。3-4个月以后的孩子在体重增加正常的基础之上,可逐步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夜间不醒不用唤醒起来喂奶。随着年龄增长,将喂奶与睡眠分开,至少在幼儿睡前1小时喂奶,避免因频繁喂奶、排尿而干扰睡眠。
婴儿满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饮食结构、摄入食物的成分都可能对婴儿的睡眠产生一定影响。进食富含乳清蛋白的食物,有助于缩短夜间入睡时间,促进深睡眠,改善夜间睡眠质量。偏食、挑食导致的营养不良或缺乏,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早期戒除吃睡习惯。新生儿常需要晃着入睡或边吃边睡,这种情况只在出生后的前2个月允许,新生儿3个月开始应戒除。母乳喂养婴儿往往对睡眠安慰物的依赖性大,如含着奶头入睡等,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能力,避免过多的帮助。
三、睡床方式
孩子年龄越大,越难改变睡眠习惯,所以在孩子3个月时就该决定准备孩子长期睡觉的位置。婴儿宜睡在自己的婴儿床里,与父母同一房间。幼儿期可逐渐从婴儿床过渡到小床,有条件的家庭宜让儿童单独一个房间睡眠。
四、识别宝宝睡觉信号
有的宝宝会揉眼睛、拉耳朵,发呆,这时帮助宝宝入睡,会很容易也会很快入睡,避免哭吵后再哄睡。
五、规律作息
从3-5个月起,逐渐培养宝宝规律的睡眠时间。一般不晚于21:00,但也不提倡过早上床。每次睡觉前,至少要保持3小时的清醒状态,晚上入睡前应保持4小时的清醒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节假日也应维持固定的上床和起床时间,以保持正常的睡眠节律。
六、睡前活动
合理规律的睡前活动有助于孩子学会睡眠。可安排3-4项睡前活动,小婴儿可以洗、按摩、喂奶,听音乐;2-3岁幼儿可安排盥洗、如厕、讲故事等。活动内容每天基本保持一致,以相同的顺序在每天晚上固定的时间内进行,如果孩子知道下一步会做什么,这会让孩子感觉很放松,越放松就越容易入睡。
七、入睡方式
培养儿童独自入睡的能力,在儿童瞌睡但未睡着时单独放置小床睡眠,不宜摇睡、搂着睡或吃奶睡。允许儿童抱安慰物入睡,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从依赖成人帮助入睡过渡到独立入睡,不强迫戒除。一旦学会自己独立入睡,晚上自然醒来的过程中他也同样可以学会重新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