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医药在ICU的妙用:守护危重患者的生命线
揭秘中医药在ICU的妙用:守护危重患者的生命线
中医常被视作“慢郎中”,那么,在面对急危重症患者密集的重症监护室(以下简称“ICU”)环境时,它是否能展现其独特价值呢?邯郸明仁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林涛将为我们揭示中医药在ICU中的巧妙应用。
事实上,中医与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多学科知识在医学领域的融合应用,共同肩负着维护人类健康的重任。在生命与健康的考验面前,任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的方法,都应当被视为最佳选择。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ICU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救治危重患者,不仅提高了救治成功率,还缩短了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
临床上常强调“ICU治疗的首要任务是让患者存活”。因此,气管插管、呼吸机等必要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当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便会开始探索如何使患者在脱离这些辅助设备后依然能够维持生命。例如,有些患者难以脱离呼吸机。此时,便会运用中医理论,考虑其“宗气不足”。通过鼻饲方式给予中药,以补益脾胃,峻补中气,温运脾阳,从而强健宗气化生之源。随着中气的逐渐增强,运化功能得以恢复,能够滋养宗气,使呼吸功能逐步改善,最终实现成功脱机拔管。
另外,重症感染患者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治疗时主要以抗感染为主。西医主要运用抗生素对致病菌进行针对性治疗,而中医则认为此类疾病属于外感性疾病,治疗时需为邪气提供出路,并在驱邪过程中增强人体正气,驱邪扶正,从而提升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有些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症状,即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西医常规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而中医则通过辨证论治,采用健脾益气、清胃肠湿热、鼻饲、中药灌肠或温针等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林涛表示,在遵循重症医学现代诊疗规范的前提下,针对ICU中的某些诊疗难题,积极运用传统中草药、中药灌肠、针刺、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等中医治疗方法,确保这些方法尽早介入并全程参与危急重症的诊疗过程,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