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封神演义》看哪吒形象的演变与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封神演义》看哪吒形象的演变与解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eipian.cn/5ati44us

哪吒这一经典神话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语境中展现出丰富的形象演变。从《封神演义》原著中的"小恶魔"到现代影视作品中的"反叛者",哪吒形象的演变不仅反映了不同时代对经典的解读与再创作,也折射出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本文将深入探讨哪吒形象的演变历程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哪吒 2 之魔童闹海》与《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皆取材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其中哪吒、申公豹等角色在两部电影中均有出现。不过,乌尔善的《封神》略过哪吒身世,开篇时哪吒已是姜子牙师侄,投身伐纣大业。而 2019 年上映的《哪吒 1 之魔童降世》,其塑造的吊儿郎当、双手插兜且带黑眼圈的哪吒形象,一经出现便引发两极评价。一方面,有观众赞其为国产动画之光;另一方面,因有 1979 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哪吒闹海》在前,不少批评声聚焦于它将哪吒与李靖 “割肉还母,剔骨还父” 的破裂父子关系,改成父慈子孝,被指丢失原著反抗精神,破坏了哪吒反父权的极致角色形象。

哪吒这一角色并非《封神演义》首创,其最早原型是古波斯战神、拜火教之神努扎尔,后融入佛教文化,成为佛教护法战神那咤俱伐罗,即毗沙门天王第三子、释迦牟尼弟子。而后又被引入道教神话体系,成为唐初名将李靖第三子哪吒。从《封神演义》文本,对比不同版本影视改编,能发现哪吒叙事方式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原著:暴戾的 “小恶魔”

《封神演义》中,哪吒身世主要在 “第十二回 陈塘关哪吒出世、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矶、第十四回 哪吒现莲花化身” 讲述。作为姜子牙先行官、灵珠子化身,哪吒与李靖夫妇并非天然亲子关系,更多是伐纣大业的天命安排。书中仅有的亲子关系温馨描述,是李靖砍开肉球,见孩儿满地跑,抱起来递给夫人,彼此恩爱不舍。

哪吒有太乙真人做靠山,几乎未见孩童天真可爱。在东海洗澡,轻易打死巡海夜叉,还称 “我在此避暑洗澡,与他无干,他来骂我,我打死了他也无妨”,活脱脱一副小恶霸口吻。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为夜叉之死前来询问,又被哪吒打死抽龙筋。东海龙王敖光即便满心仇恨,仍化作秀士,以礼前来陈塘关要人传报,十分有涵养。

在上美《哪吒闹海》中,东海龙王一家是反派,要陈塘关百姓上贡童男童女才肯布雨,还吃掉哪吒好友,逼得哪吒动手,这一改编赋予哪吒闹海正义性,从恶性暴力事件变为抱打不平反抗暴政,也引出哪吒与李靖的父子矛盾。在《哪吒闹海》里,李靖明知敖光父子恶行,却因敖光要告上天庭,一句 “天命不可违” 就将哪吒捆绑,尽显窝囊。

而原著中,李靖夫妇面对祸事,反应也是人之常情。李靖指责哪吒惹来灭门之祸,夫人也埋怨哪吒是灭门绝户之祸根。不仅如此,在太乙真人眼中,敖丙为属下讨说法、敖光追究,都不过小事,甚至责备敖光 “不谙事体”。哪吒更是嚣张称打死敖光也无妨。石矶娘娘的门人碧云童子被哪吒震天箭射死,李靖带哪吒赔罪,哪吒却又搅翻白骨洞。石矶娘娘并未迁怒李靖,太乙真人却称哪吒行事是天数,是截教与阐教相争。最后哪吒 “一人做事一人当”,自刎而死。在《哪吒闹海》中,哪吒是在龙王水淹陈塘关,父亲忍辱吞声时被迫自刎,更为悲壮,成为英雄之举。电影至此,龙王在哪吒死后仍不放过陈塘关百姓,哪吒重塑肉身后报仇,获百姓拥戴,李靖再未出现。

有学者在研究中也指出,从《封神演义》的文本来看,哪吒在这一时期的形象确实带有很强的原始暴戾色彩。他的行为更多是基于自身的能力和背后的靠山,而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后果。

“父父子子” 的反抗者

《封神演义》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殷夫人为哪吒造行宫受百姓香火助其重塑肉身,哪吒也灵验,引得四方男女进香。然而,李靖却因担心 “倘有人传至朝歌,奸臣参我假降邪神,白白的断送了我数载之功”,打碎哪吒金身、烧毁行宫,这让哪吒与李靖父子缘尽,结下深仇。木吒此时冒出,以 “天下无有不是的父母” 压制哪吒,恨意彻底爆发,哪吒追杀李靖,成为对专制父权的反抗。虽燃灯道人授李靖金塔护身,逼哪吒认父,但父子情已荡然无存。《西游记》中,李靖因没带金塔,见到哪吒时 “恐哪吒有报仇之意,故吓个大惊失色”,可见父子关系剑拔弩张。《封神演义》中哪吒与李靖的故事,是对程朱理学 “愚孝” 的讽刺,对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的批判,呼应晚明个性解放思潮。

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不少专家认为这种父子冲突的情节设置,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意义。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家庭矛盾,更是对当时社会伦理观念的一种挑战和反思3。这种反抗精神在晚明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例如《牡丹亭》中杜丽娘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与哪吒对父权的反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对传统束缚的一种挣脱。

原著中哪吒:官二代行径

有观点认为,封神原著里的哪吒就是官二代,横行霸道欺负人。哪吒七岁在九湾河洗澡,将混天绫当搓澡巾,搅得东海天翻地覆,龙王水晶宫晃动。巡海夜叉李根正常询问,哪吒却回骂 “你那畜生有趣吧,你是个什么东西也说话”,随后用乾坤圈打死夜叉。龙宫派三太子敖丙交涉,敖丙礼貌询问,哪吒却抬出当官的爹,称 “我乃陈塘关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亲镇守此间,乃一阵之主”,还避重就轻、连续说谎,最终打死敖丙并抽其筋,要给父亲当礼物。龙王敖光亲自找李靖维权,哪吒对父亲称 “不知者不作罪”,还拿着龙筋说大不了还回去。之后,哪吒还在天宫保德门外埋伏,暴打前来告状的龙王,打得龙王鲜血淋漓。

此外,哪吒在陈塘关射箭,射死石矶娘娘的碧云童子。石矶娘娘叫李靖带哪吒过来,哪吒不仅不认错,还先下手为强,用乾坤圈打残彩云童儿。石矶娘娘为童子撑腰,却被太乙真人打死。从这些情节可看出,哪吒撒谎成性、无法无天,极度蔑视人命。

再看哪吒一家关系网,其父李靖是总兵,还是西昆仑渡厄真人弟子;哪吒自己是太乙真人弟子,大哥金咤是文殊广法天尊弟子,二哥木咤是普贤真人弟子,而文殊、普贤、太乙都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后来文殊和普贤还成了菩萨。哪吒常称自己是灵珠子转世,将来要在武王伐纣时当先锋官,还称伤人是天数,背后有玉虚宫、元始天尊撑腰。在这种背景下,哪吒骂夜叉、敖丙,在他看来,这些基层人员或小势力者就是 “畜生”“泥鳅”。

有文化研究者指出,这种官二代行径的形象塑造,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特权阶层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依仗家族势力和背景而胡作非为的人,哪吒的形象可以说是对这类人的一种艺术化呈现。

综上所述,《封神演义》原著中的哪吒形象复杂,与影视改编版本差异较大。其形象的演变反映了不同时代对经典的解读与再创作,也让我们看到经典作品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丰富内涵。就像孙悟空的形象在不同作品中也有各种变化,从最初《西游记》中的反抗天庭的齐天大圣,到后来一些影视改编中更具人性和情感的形象,都体现了不同时代和创作者对经典的独特理解和演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