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淮海战役,国民党最早被全歼的一个军,军长的死因至今是个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淮海战役,国民党最早被全歼的一个军,军长的死因至今是个谜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11A02LY600

1948年11月9日,淮海战役刚刚拉开序幕,国民党第六十三军就被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包围在窑湾镇。仅仅一天半后,这支曾经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就被全歼,军长陈章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1948年11月9日,即淮海战役序幕刚拉开不久,国民党第六十三军就被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团团围困于窑湾镇。最终,华野一纵仅用一天半时间便彻底击溃六十三军,中将军长陈章被击毙,也有说法是自杀,至今还是个谜。152师师长雷秀民成为我军俘虏,186师师长张泽琛与参谋长宋健人化装潜逃。

可以这么说,国民党第六十三军是在淮海战役中最早,也是最快被我军全歼的一支成建制的敌军。

那查阅六十三军过往履历,这支部队的实力难道真的如此差劲吗?

国民党第六十三军是粤系部队,全军将士以广东人为主。这支部队最早组建于全民族抗战初期,1939年11月,六十三军投入到第一次粤北大战中。

1940年5月,江门、三水、佛山的两万多名日寇气势汹汹向粤北地区而来,第二次粤北大战爆发。

此次日军准备充分,二万多名步兵配合40多辆装甲车、30多架飞机,一路占领太平场、从化,然后沿广从公路向北进犯。

第六十三军152师在良口地区与日寇发生激战,经过两个昼夜的激烈战斗,152师阵地被敌军突破,中国军队随机转移到石榴花顶第二线阵地,继续顽强抵抗。

时任六十三军152师师长陈章,率领全师官兵在制高点死守。此役,152师在陈章的带领下,共击毙击伤2000余名日伪军,缴获1000多匹战马和其他战利品。

此次陈章率领部队抗敌有功,获得上级传令嘉奖。

1944年9月,日军侵占广州肇庆,很快向南进犯。在此紧急关头,陈章率领部队于1944年9月23日炸毁围底大桥,同时率领部队与抗日民团与日寇正面决战,击退了数倍于己的敌军。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解放战争随即爆发,六十三军在军长林湛的率领下,投入到对解放军的顽抗之中。

彼时,刚从陆军大学特别班毕业的陈章担任整编六十二师副师长。

1948年9月,即淮海战役爆发前夕,因为六十三军军长林湛突患重病,蒋介石想到了曾担任六十三军152师师长的陈章,将他调往原部队接替林湛。

此时已经离开六十三军长达五年的陈章,发现原部队经历了巨大变革。1946年9月上旬,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鲁西南定陶地区与国民党十四个师爆发一场大战。

在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晋冀鲁豫野战军全歼敌一个整编师师部和四个旅。

而在定陶战役中,六十三军的一个师被解放军全歼,且未得到及时补充。直到两年后的淮海战役时,六十三军仅剩下两个师,即152师和186师,师长分别为雷秀民与张泽琛。

这二人都是粤系资深将领,只对六十三军前任军长林湛服从,根本不听从陈章的指挥。甚至在雷秀民的回忆文章中,对上级领导陈章充满了厌恶和反感。

另一名师长张泽琛为人奸猾、老辣,经常中饱私囊。可见,陈章接手六十三军时,这支部队已经烂到骨子里,根本不是此前那支与日寇拼死决战的王牌军。

这也为六十三军在淮海战役爆发之初,被解放军全歼埋下了伏笔。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于1948年10月26日从山东兖州地区挥师南下以来,已经半个多月紧紧咬住企图逃跑的敌人。

被华野一纵撵得团团转的就是陈章六十三军,近百里的追击战终于在1948年11月9日傍晚进入高潮,六十三军已经被华东野战军团团包围于窑湾镇。

窑湾镇是苏北一处小镇,居民只有3000多人,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先后在这里修筑防御工事。

陈章领着六十三军逃到这里后,接到黄百韬的命令:兵团主力与强大敌人在碾庄展开激烈战斗,六十三军应该迅速强行渡河至碾庄集结待命;如果不能顺利渡河,就留在窑湾镇固守待援。

陈章接到黄百韬的命令后不敢懈怠,决定在窑湾镇与解放军拼死一战。他布置好防线后,还命令各部队派兵强行征集民间的门板木料,加紧修建防御工事,控制了周围三公里的大小村庄。

然而,六十三军士气低落,就像一锅即将煮熟的饺子,何时煮开就看华野一纵何时再添把火。

毕竟,六十三军只有两个师,且已经被解放军团团包围于窑湾镇。此时,陈章和其麾下的六十三军已经成为一支“孤军”,其他国民党部队不仅不会来救他们,甚至想回师救援都得重新渡过运河,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战一触即发,陈章先派出一个营的兵力与华野一纵先头部队交战。与此同时,国民党第六十四军刘镇湘也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前来帮忙接应。

六十三军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扩大战果,在战斗打响后,仍然只有一个营在运河那边与解放军先头部队进行激烈交战,主力部队则继续驻守于窑湾镇。

接下来的战局不言而喻,已经成为瓮中之鳖的六十三军插翅难逃,华野一纵首长决心不给六十三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张翼翔在电话中将决心和部署报告了粟裕同志,粟裕当即询问:“你们一个纵队能消灭敌人一个军吗?”张翼翔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们把握十足!”

粟裕同时提醒对方:“你们面对的国民党第六十三军,他们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别看现在士气低落、军心涣散,但不了解我军的俘虏政策,你们要做好他们继续负隅顽抗的准备。”

1948年11月10日拂晓,一纵各师按照首长部署,向窑湾镇外围发起进攻。龟缩在窑湾镇内的敌人已经完全乱了套。

11月10日上午,六十三军前线阵地全部被我军拿下,主阵地也暴露在解放军强大的火力之下。

当天中午,徐州“剿总”司令刘峙用飞机空投命令,严令陈章继续坚守。傍晚,由碾庄方向传来隆隆炮声,六十三军官兵认为援军已经由西向东接近窑湾镇运河西岸,于是奔走相告。

又过了几个小时,徐州方面还是未有派出任何援兵。此时的六十三军已经弹尽粮绝,为了争夺一点空投口粮,官兵们相互谩骂甚至拳脚相向,全军已经一团混乱。

1948年11月11日晚间七时,军长陈章召集营以上军官到军部开会,186师师长张泽琛早已经化装逃跑。

随后按照预定计划,华野一纵集中炮火,向六十三军主阵地和指挥所猛烈攻击。双方刚一交手,六十三军几乎一碰就散。军长陈章依然不死心,率领几名贴身卫士向运河边突围。

当他们一伙拼尽全力抵达河边时,遇到华野火力打击,陈章被击毙,一说是自杀。至此,国民党军六十三军两个师一共五个团被华野完全消灭。

陈章被解放军击毙的消息传入南京,蒋介石追赠他为“陆军上将”,甚至亲自参加了陈章的追悼会。

总之,国民党第六十三军之所以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迅速歼灭,完全是因为他们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不懂得为正义而战。始终没有看清历史潮流,愚忠于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当局。

何况军长陈章已经控制不了部队,包括他的顶头上司黄百韬及其所辖军团也被解放军团团围困于碾庄。

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陈章依旧顽抗到底,不选择阵前起义,那等待他和六十三军的也只有死路一条。

参考文献:
[1]胡兆才.黄百韬墓为何能保存至今[J].党史博览,2009(03):54-55.
[2]张士伦.黄百韬尸体偷运记[J].钟山风雨,2000(01):50-52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