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美媒:所谓“马六甲困境”可能被夸大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美媒:所谓“马六甲困境”可能被夸大了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3458195_121925184

所谓的“马六甲困境”对中国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美国《新闻周刊》网站5月29日在《马六甲海峡——这条战略航道会是中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吗?》一文中,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摘编如下: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南海的一条繁忙贸易路线。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说成是中国的战略弱点。这种观点认为,在发生地区危机时,美国和印度海军可以封锁该海峡。该海峡最窄处只有40英里宽。

这种情境被政治学家称为“马六甲困境”。它假定,封锁将破坏中国的海军通信,并严重限制中国从中东的能源进口。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的海上安全问题专家高瑞连告诉《新闻周刊》记者,大约十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减少这种封锁的潜在影响,包括推动建设蓝水海军,建设陆上石油和天然气路线,比如在邻国缅甸建设有关路线。

然而,按价值计算,中国60%以上的进口经由海路运输,而它大约80%的石油进口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保卫其经由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贸易路线意味着要远离中国大陆的基地,进入与东南亚邻国接壤的海域。高瑞连说,不确定的是,如果大国决定为控制航道而一决雌雄,这些较小的国家是否“可能以任何实际、现实的方式影响事态”。

还有经济相互依存的问题。高瑞连说,即使美国进一步摆脱对华贸易依赖,中国也是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东盟国家可能不愿意承担相关经济损失。

独立政府机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在其2022年的报告中建议国会让国防部起草一份机密报告,内容涉及“在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情况下,有效封锁中国能源运输”的可行性、实操性和军事要求。

中国目前缺乏可与美国媲美的蓝水海军。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封锁行动,以及从日本向南延伸的由美国盟友组成的第一岛链。

然而,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在马六甲海峡的脆弱性被夸大。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艾克·弗赖曼在2023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说:“封锁者必须要么顺应中立国,要么强迫它们参与进去。”

他说:“这两种方式的成本都很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会破坏行动的有效性。”他谈到中立方可能削弱封锁有效性的多种途径,并指出这样做的“价格激励”将是“巨大的”。

绕开封锁的变通办法可能在于经由陆地边界的替代路线,或者由船员在穿越封锁后将他们的货物卖给中国。弗赖曼还指出,俄罗斯油轮可以轻而易举地无视西方制裁,通过关闭或入侵船只的自动识别系统,继续以高价出售石油。海事法规要求船舶使用自动识别系统,以便出于安全原因发布它们的位置。

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减少对海上石油运输的依赖。此外,中国还在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和能源联系,俄罗斯已经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渴求燃料的中国经济也受益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输送的优惠天然气。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2023年的报告说:“中国有能力从俄罗斯购买经由陆路运输的廉价矿物燃料。这也降低了北京面对其大量进口石油在马六甲海峡遭遇封锁时的脆弱性。”


2023年6月18日,一艘货轮途经马六甲海峡。(新华社)

本文原文来自美国《新闻周刊》网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