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创新热带水果检疫技术保障国门生物安全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创新热带水果检疫技术保障国门生物安全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获奖项目针对我国每年大量进口热带水果带来的生物安全风险,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该项目在风险评估、快速检测与监测、口岸检疫与除害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为保障我国热带水果生产和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每年进口热带水果达350万吨,携带病虫害造成的植物疫情传入及外来物种入侵风险不断加大,口岸准确快速检疫与除害处理等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门生物安全。近年来,我国150万公顷热带水果生产过程中,实蝇类、蚧类等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加大,田间预警和防控工作也亟待解决。该项目针对性开展了进口热带水果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风险评估、快速检测与监测、口岸检疫与除害处理技术研究。
创新性研究内容
1. 创立了进口热带水果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技术
创立了基于矩阵判断法的进口热带水果入境风险量化标准的技术体系,并系统划定24种进口热带水果传带有害生物的风险等级;研发了有害生物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物种分布模型结合GIS的定量分析技术,判定了米尔顿姬小蜂等15种害虫和番木瓜环斑病毒等2种病原微生物的传入风险和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并确定了其定量风险和生态经济影响。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根据该项成果应用发布了13次警示通报,提高了我国对进口水果携带外来有害生物预警防范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建立了进口热带水果危险性有害生物快速检测关键技术
建立了米尔顿姬小蜂、芒果蛎蚧、新菠萝灰粉蚧、番木瓜长尾实蝇、螺旋粉虱、梨蓟马、斑翅果蝇、木瓜秀粉蚧等15种有害生物的检疫鉴定和快速检测方法,研发了相应的快速检测试剂盒,与传统鉴定方法相比,检测时间由3天以上缩短到7小时以内,效率提高85%~90%,准确率达98%以上。近3年来,应用该项目技术共截获携带有害生物的进口热带水果3086批次,检出有害生物28种,其中芒果蛎蚧、黄侧条实蝇等4种为首次截获;同时,在福建省田间首次发现木瓜秀粉蚧的发生为害。
3. 研发了进口热带水果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与除害处理关键技术及产品
研发了实蝇复合型诱捕器,制订了实蝇诱剂监测方法国家标准,构建了进口热带水果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技术流程,建设进口热带水果重大疫情阻截带5个,成功阻截新菠萝灰粉蚧等17种进口热带水果高风险有害生物;制定了进口热带水果口岸检疫除害特定技术指标,集成构建了口岸检疫热处理、辐照处理和熏蒸处理的除害技术体系,处理进口热带水果1289批次。
主要知识产权及应用推广情况
该项目制订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实审发明专利1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14篇。近3年应用进口热带水果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快速检测和监测与除害处理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在福建、浙江、上海、海南等口岸累计检测23726批次,检出新菠萝灰粉蚧等有害生物28种,3086批次,避免了有害生物传入对热带水果生产和生态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风险。同时,集成构建的进口热带水果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除害处理技术体系,在福建省热带水果种植区累计示范推广37.4万亩次,新增产值2.23亿元,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为保障我国南方热带水果的安全生产和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蝇快速检测试剂盒
南洋臀纹粉蚧适生性风险分析
木瓜秀粉蚧适生性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