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loudtcm.com/herb/1696

玉米须,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它不仅能够利水消肿、清热利尿,还具有清肝火、清利湿热、通乳、健脾胃、排石和平肝息风等功效。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玉米须的传统功效、现代功效、运用方法、炮制、注意事项及副作用等。

玉米须,又名玉麦须、玉蜀黍蕊、蜀黍须、棒子毛、玉蜀黍须、包谷须,是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的花柱和花头。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玉米须的主要功效包括:

  • 利水消肿
  • 清热利尿
  • 清肝火
  • 清利湿热
  • 通乳
  • 健脾胃
  • 排石
  • 平肝息风

玉米须的传统功效

1. 利水消肿

玉米须的利水消肿功效在多部古籍中均有记载。《滇南本草》记载玉米须能“宽肠下气”,虽未直接提及利水消肿,但其所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等症,与体内水液代谢异常有关,暗示了其利水之效。《岭南采药录》则明确指出玉米须能治疗“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体现了其利水通淋的作用。

2. 清热利尿

玉米须的清热利尿功效在多部古代医籍中均有记载。《滇南本草》记载其“宽肠下气”,并提及治疗妇女乳汁不通、红肿疼痛等症,暗示玉米须可能具有疏通经络、促进体液循环的作用。《岭南采药录》记载其可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说明玉米须能促进尿液排出,帮助排除体内代谢废物。

3. 清肝火

玉米须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可以帮助肝脏清除毒素,降低肝脏炎症。玉米须中的皂苷可以帮助肝脏代谢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血脂水平,防止脂肪肝的形成。玉米须有助于利尿,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和水分,缓解肝脏的负担。玉米须中的维生素C和E可以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玉米须有温和的镇静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肝火旺盛引起的烦躁、失眠等症。

4. 清利湿热

玉米须具有显著的清利湿热功效。《滇南本草》记载其“宽肠下气”,并能治疗妇人乳房肿痛、发热等症,暗示了玉米须在清利下焦湿热方面的作用。《岭南采药录》指出其能治疗糖尿病及小便淋沥等症,与现代医学中玉米须具有利尿作用的发现相符。《四川中草药志》说明玉米须能“清血热,利小便”,可治疗黄疸、风热等由湿热内蕴引起的病症。

5. 通乳

玉米须的通乳功效主要体现在古代医籍中对乳汁不通的记载。《滇南本草》明确指出玉米须能“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虽然其他典籍更多侧重玉米须的利尿消肿、降血压、清热解毒等功效,但这些功效间接印证了其通乳作用的机理。

6. 健脾胃

玉米须虽非名贵药材,但在历代医籍中屡被提及,其健脾胃之效可从多方佐证窥见一斑。《滇南本草》记载其“宽肠下气”,已点明其具有促进肠胃蠕动的潜力。《浙江民间草药》则直接指出玉米须有“开胃”之效,这与健脾胃的功效直接相关。此外,玉米须的利尿消肿等作用间接也与健脾胃相关。

7. 排石

玉米须的排石作用主要体现在利尿消肿的特性上。《岭南采药录》明确指出玉米须煎汤“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说明古人已认识到其在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方面的价值。《现代实用中药》更进一步指出,玉米须对胆石也有效,这扩展了其排石功效的范围。

8. 平肝息风

玉米须的“平肝息风”作用在传统医学中展现独特价值。《浙江民间草药》明确指出玉米须具有“平肝、祛风”的功效。其“平肝”作用可能与利尿消肿功效相关,通过改善体内水液代谢间接达到平肝效果。此外,玉米须的“祛风”作用与息风相关,通过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祛风散邪等多重途径,间接达到平肝息风的效果。

玉米须的古代典籍记载

  • 《滇南本草》:记载玉米须具有宽肠及帮助下气的功能。其应用范围包括治疗妇女的乳房问题,如乳汁不流通、乳腺阻塞导致的红肿和疼痛,以及因这些症候引发的怕冷、发热、头痛和身体疲倦等不适。
  • 《岭南采药录》:记载玉米须与猪肉一同熬煮成汤,可作为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对于小便时砂石阻塞导致剧烈疼痛的情况,玉米须煎煮成汤,频繁饮用可缓解相关症状。
  • 《现代实用中药》:记载玉米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利尿药材。它在治疗与肾脏相关的疾病,例如肾脏病或是因水分代谢不良导致的浮肿问题上,有显著的效果。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玉米须亦能发挥其疗效。玉米须也被认为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以及肝炎引发的黄疸现象的有效药物。
  •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记载玉米须具有降低血压、利尿、治疗鼻血以及女性月经失调等功效。
  • 《四川中草药志》:记载玉米须具有清血热、利小便的功效。它可用于治疗黄疸、风热、出疹、吐血以及女性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等症状。

玉米须的现代功效

1. 促进排毒

玉米须性平味甘,入肝、肾经,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平肝益肾、消炎止血之功效。其含有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等,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肝脏净化血液,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2. 降血压

玉米须味甘性平,入肝、膀胱经,具有利尿、降压、明目等功效。其降压作用在于含有肽型物质,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玉米须中的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脂、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

3. 减肥减重

玉米须通利小便,宣利水道,可辅助进行减肥。其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食物体积,延缓食物消化吸收,增强饱足感,减少热量摄入,有助于减轻体重。此外,玉米须中含有硅酸等成分,可促进肠道蠕动,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减轻肠道负担,进而达到减肥效果。

4. 抗氧化

玉米须含有多酚类物质,如花青素、类黄酮等。此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炎症反应,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生几率,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5. 降血糖

玉米须中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如皂苷、黄酮、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其中的皂苷是降低糖尿病病人血糖的主要成分。另外,玉米须中还含有铬,铬是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可以加强胰岛素功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玉米须的运用方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90g;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烟吸入。

玉米须的炮制

将原药除去杂质、衣壳(总苞片)及灰屑,晒干或烘干即得。

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1. 煮食时须去除苞须,不作药用时勿服。
  2. 具利尿作用,过量或长期饮用易导致电解质失衡,如低血钾症、低血压症候群。
  3. 肾脏疾病者应避免使用,因其利尿作用会加重肾脏负担。
  4. 消化系统疾病者(如胃溃疡、胃炎、肠炎)应避免使用,特别是在急性期或发作期间。
  5.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前应咨询医师意见。

玉米须可治疗的相关疾病

脚气病、糖尿病、乳腺炎、心内膜炎、乳房腺体瘤、肾炎、胆囊炎、心包炎、慢性肾衰竭、尿道结石、鼻咽肿瘤、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肾脏病、心脏衰竭、胆结石、无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肿、皮肤颜色发黄、习惯性流产、慢性肝炎、低血压、鼻窦炎、吐血、头痛、黄疸、怕冷、损伤、失眠、高血脂、口干、低血钾症、糖尿病、虚弱、脂肪肝、消化不良。

注意:以上所有信息仅供学术研究使用,任何医疗行为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