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城之源:何以西城 ——多维度感知蓟城的存在与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城之源:何以西城 ——多维度感知蓟城的存在与演变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5/13/80048972_1134985778.shtml

北京西城区的西南地区,是北京城区最远古的区域。这里是蓟城所在地,是北京城的发祥地,至今已有三千八百余年的历史。

夏商周时期,北方地区有一个存在了很多年的名为蓟的方国,其都城蓟(后人称之为蓟城)就在今北京城区西南一带。蓟城地理位置优越,以至于后来燕强蓟弱,燕吞并蓟以后放弃了自己原来的都城迁都于蓟。蓟国的都城“蓟”是北京地区史载最早的城市。蓟城的存在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蓟在公元前1046年被周王朝正式封国。当时蓟封国属于褒封,“有土嘉之曰褒,无土建国曰封”,此前蓟有土有国也有民,周武王封国只是对原有的蓟在名义上予以确认。蓟的实际存在年限,很多专家保守推断大致是在商中期甚至更早。近期新宫遗址发现后的初步研究成果已经意味着北京建城史又向前推进了几百年。

蓟被封国以后不久还有一个燕被封国。蓟为周武王所封,燕为周成王所封。周成王是周武王的儿子,武王封蓟在先,成王封燕在后,这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董家林燕都遗址也出土了刻有“成周”二字的甲骨。有人总爱笼统地说“褒封黄帝或尧帝的后裔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其实,这是不同时期的两件事。有专家考证,封召公于“燕”时,早不过周成王五年所在的公元前1037年。

燕都早期遗址只是燕国的一段历史,与北京城之源无关。蓟城处于永定河流域,琉璃河燕都遗址位于大清河流域,二者相距近百里之遥,是气候、环境完全不同的两个地理系统。按现代行政区划,房山区1958年3月才由河北省划入北京市管辖。燕都早期遗址与蓟城是燕国先后的两个都城, 一部燕国史主要是由这两座都城组合而成,但不能因此把相距很远的两座城市视为当今北京城早期的两个阶段。北京城是后来在蓟城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与燕都早期遗址无关。正如明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前后两城同属于明史,但显然不能把南京看成是北京的前身。

辨别城之源有约定俗成的一些标准,重要的一条是源头应位于后续城市演变发展的轨迹上、范围内。“城之源”是指一个城市的发源地,与后来发展壮大起来的城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不会远离源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基因”传承。辨别城之源不能违背这个基本逻辑。

蓟城处于北京城历史演变逻辑的最前端。稍作研究不难发现,在蓟城故址上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是秦汉的广阳城、三国的燕郡郡治、晋至隋的幽州治所、唐的幽州城、辽的南京城、金的中都城,包括向东北方向移动发展的元大都城和明清两朝的京师城,直至当代的北京城,它们的前后递嬗,既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沿革,也展现了它的发展轨迹。这即是北京城的发展轨迹,也是北京城的发展逻辑,蓟城则处于这个逻辑的最前端位置。

蓟城因蓟丘得名。蓟丘位于白云观西北的位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即蓟城之名始于“城内西北隅”的蓟丘。这便是如今白云观西北一带的地方。这个地方已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候仁之先生考证为蓟丘遗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这个蓟丘还存在。根据1956年考古勘查,这里当时分布着相当密集的战国、汉代陶井,在土丘的地面上,尚散布着很多先秦陶片,几乎俯拾即是。在一座战国陶井中出土了一件汲水用的陶罐,罐的肩部有一则陶文,后经辨认恰是“蓟城”的“魝”字。遗憾的是1974年在城市改造中蓟丘被夷为平地并在这里相继建起了高楼大厦。

古蓟城的存在,既有文献记载,也有一定的考古成果证明。早在1957年,就在一次考古调查中发现了一处位于广安门南的先秦遗址,出土了先秦时期的陶器及饕餮纹半瓦当。对古蓟城的考古发现虽然零碎、零散,但并不等于没有。将这些分散的信息综合起来加以系统研究,对各种史料加以核对,对各种观点加以辨析,已足够印证今北京西城区的西南一带,就是古蓟城所在,也就是北京城的源头所在。这符合文献和考古研究相统一的原则。

蓟城位于今北京城区西南的广安门内外一带。侯仁之先生在《北京建城记》中写道:“蓟城四界,初见于《太平寰宇记》所引《郡国志》,其书不晚于唐代,所记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呈长方形。有可资考证者,即其西南两墙外,为今莲花河故道所经;其东墙内有唐代悯忠寺,即今法源寺。”确定蓟城四至方位的因素很多,蓟丘、白云观、法源寺、莲花河故道等是几个重要的标志物。

“蓟城纪念柱”已于1995年在广外滨河公园内竖起,上面镌刻有侯仁之先生论定的“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真理越辩越明。后续发生的很多争辩,更加彰显出纪念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关于蓟城的学术研究,参与的专家学者很多,仅近一时期较为活跃的就有王光镐、朱祖希、唐晓峰、孙冬虎、陈平、岳升阳、许伟、谢肃等人。他们为北京城之源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西城区文化强区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的很多内容都是来源于他们的文章,很多已经转化成大家的共识。

所有研究有一个明确的指向,西城区的西南地区,是北京城区最远古的区域。这里是蓟城所在地,是北京城的发祥地,至今已有三千八百余年的历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