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规矩和排场是探春的铠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规矩和排场是探春的铠甲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91507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有一段探春洗脸的描写:

探春因盘膝坐在矮板榻上,那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便双膝跪下,高捧沐盆;那两个小丫鬟,也都在旁屈膝捧着巾帕并靶镜脂粉之饰。平儿见侍书不在这里,便忙上来与探春挽袖卸镯,又接过一条大手巾来,将探春面前衣襟掩了。探春方伸手向面盆中盥沐。

才被赵姨娘闹了一阵,探春需要补妆,于是丫头们过来服侍。这实在是一桩小事,不过洗个脸补个妆而已,并不是晓妆梳洗或睡前卸妆,但探春却搞得非常庄严隆重,如王妃大妆出行。丫头们捧盆执帕,或跪着或屈膝,一个个小心谨慎地伺候着,连平儿也帮着挽袖卸镯,掩襟整衣。看来,探春对日常生活的规矩、礼数、细节是颇为讲究的。

后面接着写探春、李纨、宝钗三人吃饭:

此时厅里面只能听到微微咳嗽的声音,听不见碗筷磕碰的声响。一会儿,只见一个丫头将门帘高高掀起,两个丫头将桌子抬出。茶房内三个丫环一见,忙端着三个漱盂进厅去了,一会儿又端出来。然后侍书、素云、莺儿三个人来到茶房,每人用茶盘端了三盖碗茶进去。

这排场,这规矩,这架势,恍如中军帐里将军发令,宰相衙前三司会审,端是大家风范——皇后进膳也不过如此吧。但宝钗、李纨都是淡泊随和的人,平素并不拘守虚礼俗文。这种讲究只能是探春素来的严格要求。

这是侯门小姐夫人们的日常场面吗?似不尽然。书中有凤姐、尤氏,包括黛玉、宝玉等人洗沐盥漱的描写,都很平常。尤氏在李纨房里洗脸,甚至用了李纨屋里大丫头素云的脂粉,草草了事。

书中只写了贾母吃饭,鸦雀无声。但贾母其实是个开通的人,她曾让鸳鸯、琥珀与尤氏一起吃饭,甚至要尤氏的丫头银蝶也上桌,说“等你们离了我,再立规矩去”,可见她对规矩是有很大灵活性的。至于别的人,更没有那么多讲究。

探春为什么要如此讲究呢?作者为什么要特别突出探春的排场呢?

作者用的是虚实相生法,浓墨重彩的描摹,有深意在焉。表面写探春盥沐、用膳,实是写探春的个性,借此展示其内心不为人知的一面。

探春能干,是一员干才。曹雪芹用一个“敏”字写尽了探春出众的才干。

整顿大观园,探春大刀阔斧,敢作敢为;老祖宗为大老爷要娶鸳鸯事冤枉了王夫人,探春不卑不亢,为王夫人伸张正义;奴才王善保家的狗仗人势,探春那响亮的一巴掌,不啻雷霆霹雳。

面对大厦将倾,她发出敏锐而沉痛的控诉:“可知这样大族大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是痛彻心扉的血泪之辞。因其敏锐所以看得清楚,又因其眼明心亮,深知赫赫扬扬的百年大族正在走向没落衰败,所以痛不可言。

探春的“敏”来自于她的眼光、胆识、果断、自信。凤姐极口称赞:“好,好,好!好个三姑娘!”

探春的“敏”,既有敏锐、敏捷,也有敏感。就是这样一个文采精华、英姿勃发的深闺小姐,却有一处提不起来的软肋。她是庶出,其生母赵姨娘人品卑劣。这让探春总是感到很没面子,很不自在。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礼数、排场,别人可以无所谓,探春不能,她需要这样的排场,这样的礼数。探春是贾政屋里人所生,生母地位低微。凤姐对平儿说的一番话,耐人寻味:“你哪里知道?虽然说正出庶出是一样的,但女孩儿却比不得儿子。将来提亲时,现在有一种轻狂的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还是庶出,许多姑娘就是因为是庶出而被人家不要的。”

这只是其一。在贾府这个深宅大院,哪个不是两只富贵眼,一个体面心。如果探春不是自己要强,不是自己有出息,那会怎样呢?只要看赵姨娘和贾环在王夫人眼里的样子就知道了。

探春必须强调自己的主子地位,不能让旁人说三道四。每个人的身份都是与生俱来的,自己偏偏是庶出,这让探春稍感憋屈,似乎别人总是用另类的眼光看自己。敏感的探春是清醒的,她不能像宝玉那样不苟小节,不在乎礼数和身份,她害怕和担心的是,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落下别人的话柄,就有可能被奴才丫鬟蹬鼻子上脸——到底是赵姨娘生的,上不了台面;像环儿一样不长进——这在她怎么受得了。对探春来说,规矩、礼数、排场,更像是她的铠甲和盾牌,可以抵御来自方方面面的挑衅和冒犯。她的规矩森严方整,她的排场恰到好处,该有的必须全有,该做的必须做到,一丝不乱,井然有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她的人格和尊严不受侵犯。

还有一层,她的生身母亲赵姨娘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常常无事生非,让探春没脸。“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探春这话既是说给赵姨娘听的,也是说给王夫人听的。探春要争自己的地位,就必须讲究身份,讲究规矩,讲究待遇,讲究主奴关系。她的讲究,是环境所迫,也是她的内心写照。她通过这种方式,时时宣示她作为主子的高贵身份。

在宝、黛、钗面前,在丫头仆妇们面前,她总觉得自己身上贴上了庶出的标签,太显眼了,她的内心也许有不为人知些许自卑。而且,赵姨娘的所作所为,总是那么让人不齿,赵姨娘就像一个阴影,在她身上、心上徘徊,让她挥之不去。

庶出的身份像个伤疤,探春用端严谨肃、恪守礼数的方式,小心遮掩,竭力回避。在探春这里,越讲究就越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越不讲究就越被人轻贱。探春有意强调或强化自己的主子身份,她那颗高傲的心,不允许她沦落到环儿的地步。只能说,她的内心并不像常人想象的那样强大。她的自信和不自信同样强烈。

要说,黛玉也很敏感,也很在乎身份。但黛玉的身份意识与探春的身份意识又有所不同。黛玉悲叹的是寄人篱下,如果那些婆子媳妇们对她另眼相看,她也是无法容忍的。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两枝给了黛玉,黛玉冷着脸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

黛玉应该记得,初进贾府时,那些老嬷嬷们似乎并不友好。比如带黛玉到王夫人处,嬷嬷们把她引向“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如果黛玉在炕上坐了,便会给人“不懂礼数,缺少教养”的口实。这里,是不是婆子们给黛玉挖的一个陷阱,或者对黛玉的一次试探?很难说。因此,黛玉时时留意,处处小心,免得叫人耻笑了。黛玉怕人耻笑,探春怕人轻看。

所以说,需要身份的人才会在乎身份,需要规矩的人才会坚守规矩,需要排场的人才会讲究排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