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并发气管周围软组织影1例
中医辨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并发气管周围软组织影1例
新冠病毒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卫生危机,其病毒传播迅速,病情严重,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大多数感染者能够康复,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感染后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困难、呼吸机依赖、氧气依赖、厌食、恶心、味觉丧失和呕吐等多系统多种症状,而出现并发气管周围软组织影的病例却几乎并无报道。因此,本文旨在报告一例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气管周围软组织影的病例,并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在此类病例中的应用和疗效。
病例介绍
患者为41岁中年女性,因“发热6天”于2023年5月30日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发热病房住院治疗。现病史:入院前6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8℃,于当地诊所予退热治疗,治疗后仍反复发热,遂就诊于我院发热门诊,门诊测得新冠病毒抗原阳性,遂收住入院治疗。既往史:“溶血性贫血”病史1余年,“右下肢静脉血栓”病史1余年;1年前行“脾切除术”。刻下症见:发热恶寒,咳嗽,痰黏色白,不易咯出,鼻塞,流涕,头晕头痛,恶心欲呕,口干,咽干,纳差,眠差,二便尚可,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见图1(a))。查体:体温38.4℃,心率10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02/76 mmHg。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及哮鸣音。诊断:新冠病毒感染,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溶血性贫血,脾切除术后等。
入院完善相关检查:白细胞11.16 × 109/L,中性粒细胞6.61 × 109/L,C反应蛋白36.6 mg/L,血浆降钙素原0.17 ng/ml,白介素6 12.65 pg/ml,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治疗予以抗感染、抗病毒、及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治疗。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祛湿,开宣肺气,予藿朴夏苓汤加减,方药如下:藿香15 g厚朴15 g茯苓20 g杏仁20 g草豆蔻10 g薏苡仁30 g泽泻20 g猪苓30 g青黛15 g滑石30 g麻黄15 g石膏20 g甘草5 g葛根15 g荆芥15 g防风15 g羌活15 g川芎15 g鸡内金15 g山楂15 g。
经上方治疗后,患者咳嗽加剧,夜间尤甚,反复低热,体温最高37.8℃,诉右侧颌下及颈部肿痛,乏力,纳差,眠极差,舌淡,苔黄白腻垢浊,脉滑数(见图1(b))。局部查体:右侧颈部皮肤稍红,未见破溃,局部未见明显隆起,触之柔软,皮温稍高。右侧颌下可触及一肿块,约指甲盖大小,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尚可,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左侧颌下淋巴结未触及,颈部淋巴结及其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及哮鸣音。辅助检查:复查白细胞13.46 × 109/L,中性粒细胞9.01 × 109/L,C反应蛋白45.31 mg/L,血浆降钙素原0.1 ng/ml;13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阴性;新冠病毒核酸已转阴。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门稍增大,气管及左右气管周围片状软组织影,边缘不清,相邻气管及左右气管稍变窄(见图2(a))。浅表淋巴结超声提示:双侧颌下淋巴结增大,较大者位于右侧,约18 × 8 mm,皮质增厚,皮髓质分界尚清。经家属同意后完善胸部增强CT提示:气管及左右气管周围片状软组织影,未见血流信号,相邻气管及左右气管稍变窄,且纵膈内及右肺门少许稍增大淋巴结显示。患者苔黄白腻,垢浊明显,脉滑数,前方治疗效果不佳,结合患者素体体弱,内伤疾病,脾虚无力运化水湿,加之感受湿疫毒之邪,湿聚成痰,痰浊交阻,阻滞气机,治当以辟秽化浊、涤痰散结,予以方药如下:法半夏15 g苍术20 g厚朴15 g茯苓30 g佩兰15 g石菖蒲15 g草果仁15 g槟榔15 g萆薢15 g炒白术20 g蚕沙15 g大豆黄卷15 g白芥子15 g皂角刺15 g连翘15 g青皮15 g泽泻20 g黄芩10 g乌药10 g金礞石15 g吴茱萸10 g。
图1. 患者舌象变化。(a) 为入院时舌象;(b) 为治疗后舌象;(c) 为出院时舌象;(d) 为复诊时舌象
Figure 2. Chest spiral CT examination ((a) pre-treatment; (b) after treatment)
图2. 胸部CT表现((a)为治疗前;(b)为治疗后)
服用4剂上述方药后,患者诉咳嗽较前明显减轻,右侧颌下及颈部肿痛缓解。继续服用5剂后,患者偶有咳嗽,余未诉特殊不适,舌淡,苔薄白微腻,脉细数(见图1(c))。复查白细胞10.65 × 109/L,C反应蛋白17.72 mg/L,血浆降钙素原0.1 ng/ml,白介素6 2.13 pg/ml,但胸部CT无明显变化,气管周围软组织影仍存在。嘱其出院后继续服用目前中药。出院3周后前来复诊,患者未诉不适,舌淡,苔薄白,脉细(见图1(d)),再次复查胸部CT提示气管及左右气管周围片状软组织影消退(见图2(b))。
讨论
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不明原因气管周围软组织影的特征,为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气管周围软组织影像学异常,并没有明确的病因。查询资料后发现目前并无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研究和报道。我们猜测这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了气管周围软组织的增生或水肿相关,从而在影像学上呈现出异常。还可能与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免疫功能异常相关,因为一些患者在感染后出现了免疫功能异常。
中医辨证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不明原因气管周围软组织影的治疗中显示出了潜力和优势。本文中所讨论的病例,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中医理论注重整体观察,辨证论治,又强调个体差异,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本患者为中年女性,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疾病初起,四诊合参,辨证为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祛湿、开宣肺气。但在初步治疗后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气管周围软组织影。再次经过中医辨证,结合患者的四诊,以及中医经典理论,改为采用辟秽化浊、涤痰散结的治疗方法。在之后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气管周围软组织影也逐渐消失。这一病例表明,中医辨证治疗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并发气管周围软组织影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然而此类病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中医辨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报告了一例新冠病毒感染后并发气管周围软组织影的病例,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这一病例为中医辨证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中医辨证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并发症的治疗中具有潜力和优势,希望通过本文的报道,能够促进中医辨证治疗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