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工变护林人,内蒙古林场停伐后的生态化转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伐木工变护林人,内蒙古林场停伐后的生态化转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ws.sina.cn/2020-08-24/detail-iivhvpwy2648775.d.html
内蒙古根河市乌力库玛林场曾是国家重要的木材产地,有着长达63年的木材采伐历史。2015年全面停伐后,林场工人放下斧头和油锯,积极投身于森林保护和生态旅游事业,成功实现了从"砍树人"到"看树人"的转变。
内蒙古根河市乌力库玛林场的停伐纪念基地,矗立着最后砍伐的一棵树,见证了林场从伐木到护林的历史转折。
坐落于北纬五十度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根河市森林资源富集,曾是国家主要的木材出产地,有着长达63年的木材采伐历史。在商业采伐时期,517工队年完成木材生产任务1万多立方米,为根河林业局的木材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
2015年3月3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率先全面停伐。随着最后一棵落叶松倒下,乌力库玛林场517工队几十年的开采历史宣告结束。停伐后,职工们赖以生存的饭碗没有了,不知道以后的生活要如何继续。
有一腔拼搏精神的董永胜决定闯一把。在林业局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帮助下,他尝试从“搞旅游”入手,召集部分职工以“集资入股”的方式,投资246万元,把停伐基地打造成旅游景点。
经过几年来不断的摸索和探究,董永胜带领兄弟们打造了森林木屋、野营地、餐厅、户外攀岩、研学基地等设施,一年吸引数万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曾经因停伐而失去工作的伐木工人,如今也享受到了生态旅游的红利。砍树人摇身一变成股东,不仅每年有分红,在景区里干活,旅游旺季收入也能有两万多元。
除了旅游,森林保护也是林场生态重要的一环。自2015年起,工人们挂锯停斧,投身管林、护林的队伍。根河林业管理局资料显示,工队春季从事森林防火、资源林地保护工作,夏季开展森林病虫害监测、植树造林、森林调查。寒来暑往,517工队职工累计植树2.2万余株。
如今,在乌力库玛林场,再无来来往往的运木车和油锯的轰鸣,取而代之的是满眼苍翠,一棵棵树木朝天恣意生长。
热门推荐
提升工作汇报质量的五大技巧与方法
裁员仲裁证据如何提交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系统中的应用展望
酒在中国独特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抵押权与所有权:理解两者的关系及法律保护
什么是侵蚀
只消一杯酒,就可以原谅全世界
易经数理与吉凶预测,探索传统文化的智慧
现在都不见人抄电表,电力公司是怎么知道用户用电量的?
机器人关节的幕后英雄 —— 探秘减速器的奥秘
公司让员工签自愿放弃社保怎么办
深入解析信号肽识别颗粒:细胞内蛋白质运输的关键角色
批量图表如何更新数据库
劳动争议发生后解决途径有什么
三年劳务外包合同条款及法律责任探究
怎么做菜能保留营养
空头支票是什么意思干嘛用的
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控制器每日维护操作六大步骤
高中物理电磁学公式知识点总结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诸葛亮北伐前的忠贞表白
嵖岈山怎么读, 了解正确发音与解析
线性映射详解:从定义到矩阵相似
金缕衣古诗意思是什么
抗癌新宠“香菇多糖”,调节免疫、对抗肿瘤的天然武器
拔智齿能报销多少
八字纳音五行金属性命格
法律对债权人代位权是如何规定的
指数看经济:中非贸易“稳、韧、劲”,中非命运共同体充满活力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症状及治疗方法
如何用Excel计算BOM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