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弟子规》每日一解: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弟子规》每日一解: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3/13/7108612_1136446633.shtml

《弟子规》有云:“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孝道的两个核心层面:一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担忧;二是要修养品德,不让父母蒙羞。

身体健康是孝道的基础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强调了身体的完整性和健康是孝道的起点。孔子的学生孟伯武问孝道是什么,孔子回答说:“做父母的只担心儿女生病。”这说明父母最关心的是子女的身体健康。

曾子临终时让学生们察看手脚完整无损,并说这是自己战战兢兢一辈子保护的,现在生命即将终结时,才敢说自己在“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方面尽到了孝。这体现了古人对身体完整的重视。

汉朝时,益州刺史王阳在巡查所辖区域时,面对险恶的地势感慨道:“父母留给我的身体,干嘛屡屡冒这样的险!”后来竟称病辞职了。这说明古人对身体的保护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对父母的孝道体现。

品德修养是孝道的核心

“德有伤,贻亲羞”则强调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古人说:“将做坏事时,一旦想到会使父母蒙羞受辱,必定不再做了。”这说明孝道不仅仅是保护身体,更重要的是要修养品德,不做有损父母名誉的事情。

包拯立下家训:“后世子孙当官,如有贪赃受贿,滥用职权的,免官后不许回老家;死了也不许葬于包家祖坟。不遵从我的意愿,就不是我的子孙。”这体现了孝道不仅仅是个人的品德修养,更是家族荣誉的传承。

孝道的现代启示

在现代社会,孝道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除了保护身体和修养品德,孝道还应该包括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一个有品德、有作为的人,才能真正让父母感到骄傲,也让国家感到自豪。

让我们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国泰民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