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详解:师资力量、培养模式与就业前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详解:师资力量、培养模式与就业前景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46447435_121124028

2025年上海大学春季招生已经启动,其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次参与春招。该专业依托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面发展、卓越创新的集成电路行业紧缺人才。本文将详细介绍该专业的学院背景、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平台以及毕业生去向等信息。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19年11月,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支持下,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嘉定区,和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共建。立足上海集成电路“一体两翼”布局的嘉定翼,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致力于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和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面发展、卓越创新的集成电路行业紧缺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学院创新管理模式,设置了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产业技术委员会,聘任院士、教授和集成电路龙头企业高级专家为委员,对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学院于2022年实施全面综合预算改革,成为上海市首个实施全面预算改革的二级学院。

微电子学院2021年获批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与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联聘企业导师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目前拥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自主增设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实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打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培养通道,培养集成电路卓越创新人才。

学院坚持贯彻国际化战略,与瑞士工程院、新加坡多所高校、澳门大学等达成合作,打造准工业化、国际化一流微电子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目前已引进专任教师66名,其中海外人才计划32名,高级外专师资13名。学院教授11人,副教授 29人,国家级人才4人,省部级人才28人。同时,校外联聘教师110名,其中中科院院士3名,国家级人才12名,工研院技术专家19名。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师资100%;海外高层次人才占比70%以上。

专业介绍

集成电路是国家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建设集成电路学科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交给上海大学的重点任务。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源于1958年成立的半导体物理专业,已经有60余年的历史,为集成电路企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集成电路领域的卓越创新人才。依照现代微电子产业的“系统-电路-芯片-器件-物理”架构设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采取课内培养和课外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集成电路领域对人才的要求,本着“数理平衡、理工融合、专业突出、前沿交叉”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并与实践环节相互匹配和促进。

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本科专业通过“一次芯片设计、一次工艺流片、一次封装测试、一个创新项目”的“四个一”实践化培养,以及校企合作开发的模块化专业选修课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产教融合:学院与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校企合作实践化培养,建有四大产教基地: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张江)产教基地、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嘉定)产教基地、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临港)产教基地、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宝山)产教基地,为学生进入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实习实践,了解集成电路前沿科研方向提供了大量机会。同时学院与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等共同组织举办上海集成电路“大师讲堂”,每期邀请学术界院士专家、企业领军专家举办公开讲座。

科教融汇:学院与中科院各所合作打造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同时学院建有四大科研平台:先进光刻材料研究所、上海市智能感知芯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汽车智能网联交互芯片与系统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前沿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机会。

人才培养平台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拥有从集成电路设计、IC制造到中试线的全链条的实验、实践条件。学院建有电子电路基础教学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汽车芯片设计与封装检测平台、微电子学院微纳公共平台等。其中包括一千余平米的百级/千级微纳加工超净间实验室,以及包含Cadence、Synopsys、Mentor、华大九天等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和高性能异构计算设备等在内的集成电路设计平台。这些平台可为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实验课程、实践教学、学科竞赛、学术研究等提供完善的实验实践条件。同时,微电子学院拥有国内首条、高校唯一8英寸高分辨/柔性AM OLED显示中试线,可以无缝衔接高分辨显示器件量产线。上海微技术工研院捐赠的国内首条8英寸MEMS中试线的工时也全部用于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实践培养,该中试线无缝衔接8英寸量产线。


无缝衔接高分辨显示量产线
(天马微电子、上海和辉光电、京东方等)

无缝衔接8寸量产线
(华虹宏力、中芯国际、积塔半导体等)

学生培养成果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行全程导师制,鼓励学生在大一、大二进入实验室,促进导师将重大科研项目孵化为学生科创项目,以科创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管理的过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多支队伍参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全国“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 FPGA 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

学院实施本科生“四个一”实践揭榜项目,由学术团队和集成电路企业依据科研前沿和企业技术问题整理选题,学院择优发布,学生组队揭榜参与,学院提供经费支持,培养具有优异实践创新能力的卓越创新工程人才。

毕业生去向

境内深造

深造院校主要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科院微系统所、中科院集成电路学院等。

境外深造

留学院校主要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

就业单位

中芯国际、华虹集团、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存储上海研发中心,世芯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芯迅科技有限公司等。

该专业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60%以上,就业学子中有70%以上在集成电路知名企业就业。

优秀学子

学生姓名:张岩

毕业中学:上海市市北中学

招生类别:上海市秋季统招

毕业去向:推免至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在校经历:
曾任上海大学学生会综合事务部干事、微电子学院学生会融媒体中心干事、微电子学院学生会融媒体中心骨干、微电子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微电子学院芯火志愿行动队成员;曾参与校内疫情防控、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志愿服务;曾完成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负责人身份开展第二届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四个一”实践项目。

所获荣誉:
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上海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一等奖、上海大学创新创业奖学金、上海大学领导力奖学金、上海大学公益爱心奖学金、上海大学文艺体育奖学金、上海大学自强不息奖学金、上海大学书院文化先锋奖等奖学金以及上海大学优秀学生、一次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一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受理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以共同发明人身份受理国家发明专利两项;荣获第七届(2023)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华东赛区一等奖)、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海赛区银奖(校内选拔赛金奖)、上海大学第七届本科生学术论坛二等奖等荣誉。

联系方式

(接听时间为:工作日8:30—11:00,13:00—16:30。2025年1月13日—2月16日为学校寒假期间,电话接听时间将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网予以公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