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学幼小衔接的四大准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学幼小衔接的四大准备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8472403_764138

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话题。本文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为家长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指导建议,帮助孩子做好充分准备,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

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在这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家长的作用尤其重要,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四大准备”。

身心准备

正面引导

和孩子讨论、分享对小学的认识、期待,减少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压力和负面感受。千万不要使用“你不听话上小学有你苦吃”等负面语言和孩子交流,要使用“你真的长大了,越来越像小学生了”等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孩子对小学的向往。

保持良好的情绪

家长在孩子面前要保持良好情绪,做好榜样。避免因成人的不当做法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如:在集体面前比较幼儿之间的长处和不足、大声呵斥孩子。

引导幼儿恰当表达消极情绪,学习积极应对和化解的方法。如:发现孩子不高兴时,接纳他的消极情绪,在他平静后主动、耐心地听他讲述不开心的事情和原因。

提高孩子运动与动作协调能力

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鼓励幼儿坚持锻炼,不叫苦、不怕累。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学会正确、熟练地扣扣子、系鞋带;支持孩子进行剪、折、撕、粘、拼等各种活动,锻炼手部小肌肉动作。

生活准备

作息时间

家长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时间,提醒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同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的习惯影响孩子。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感受时间,学会按时作息,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


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引导孩子养成自觉洗手的习惯。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提供存放孩子个人物品的设施设备,引导孩子逐步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

劳动能力

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并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了解父母及老师等人员的工作特点,讨论他们付出的劳动给自己带来的服务和便利,学会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社会准备

敢于表达

教育孩子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扩展孩子的交往范围。鼓励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遇到冲突时,教育孩子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法解决,不争抢,不欺负同伴。

规则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规则意识,教育孩子自觉遵守社会基本规则和幼儿园的集体活动规则。

积极引导

对孩子诚实和守信的行为及时予以肯定。发现幼儿说谎、说话不算数时不要简单批评和惩罚,要耐心了解原因,积极引导,帮助孩子做到知错就改。

主动参与

家长教育孩子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并支持和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愿意为班集体做事,为孩子树立榜样。

学习准备

专注坚持

有意识地为孩子增加需要一定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或活动,鼓励孩子能坚持做完一件事,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鼓励幼儿尝试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如尝试安排周末的活动或日程安排。

广泛接触

为孩子提供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经常带领孩子接触大自然,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孩子开拓视野,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培养广泛的兴趣。

善于阅读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经常和孩子进行阅读并一起讨论书中内容,加深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鼓励幼儿用图画、符号、文字等方式表达故事情节、愿望等。

书写习惯

不宜要求孩子提前学写字,孩子有自发书写行为时,可以示范正确的书写姿势,帮助孩子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但不宜进行机械训练,也不宜简单评判写得对不对、好不好,重在保护幼儿写画的兴趣。

幼小衔接,是孩子人生成长的重要转折点,跨越这些过渡期,需要累积小智慧、小心思,所以各位家长也不要过于焦虑,而要把目光放在孩子的“闪光点”上,认可、发自内心欣赏孩子,孩子的光芒才能绽放。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与其说在看着孩子长大,不如说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请各位家长和孩子一起面对、适应、改变,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吧!同时希望孩子能顺利度过升学衔接阶段,开启愉快的学校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