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关注浙大:DeepSeek背后,有所炫目的大学
《经济学人》关注浙大:DeepSeek背后,有所炫目的大学
近日,英国《经济学人》以"DeepSeek的背后,是一所炫目耀眼的中国大学"为题,聚焦浙江大学的发展成就。文章指出,这所曾经在中国以外地区鲜为人知的高校,近年来迅速崛起,已成为杭州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枢纽。
浙大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杭州近期掀起技术革命浪潮,"六小龙"企业(游戏科学、深度求索、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相继走红,其中一半企业与浙大密切相关。DeepSeek、云深处科技和群核科技的创始人都毕业于浙大。
荷兰莱顿排名最新显示,浙大超越哈佛,排名世界第一
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浙大在全球排名第47位。从某些指标来看,浙大已超越许多世界一流大学:
- 在荷兰莱顿大学排名中,浙大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
- 在发表被认为属于其领域前10%的论文方面,浙大仅次于哈佛大学,排名世界第二
- 根据胡润富豪榜,许多浙大校友跻身中国最富有企业家之列,包括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和OPPO、vivo创始人段永平
浙大成功的三大关键因素
《经济学人》分析认为,浙大的成功源于三大因素:
人才吸引与培养能力:浙大长期吸引大胆创新的人才,鼓励学生跨学科研究,并营造容错氛围。例如,材料科学专业本科生黄超宇与导师共同成立公司,研发促进伤口愈合的生物"胶水"。浙大创新创业强化班(ITP)五分之一的学生在毕业五年内创办公司。
优越的地理位置:杭州是一座宜居城市,交通便利,距离上海仅45分钟火车车程。改革开放后,杭州私营企业迅速崛起。数据显示,杭州100强企业中有82家是私企,人均GDP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1999年成立的阿里巴巴,也为杭州和浙江大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优秀的产业环境与政策支持:杭州政府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初创公司创始人若拥有博士学位,可获得最高1500万元人民币的创业资金支持。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取得显著成就,浙大仍面临挑战。例如,校友捐赠规模远低于斯坦福大学的360亿美元,且师资队伍中缺乏足够的国际精英研究人员。然而,哈佛商学院专家威廉·柯比认为,浙大的崛起表明全球高等教育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今年1月,中国提出要在2035年成为教育强国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浙大的成功案例为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层逻辑:浙大与杭州的"共生进化"
观察者网进一步分析指出,杭州"六小龙"企业与浙大的密切关联,体现了"高校资源、城市产业、人才生态三者深度绑定"的四大核心逻辑:
技术转化"零距离":浙大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等领域的实验室与本地企业无缝对接。例如,大华股份早期的人脸识别技术源于浙大教授团队。
浙大系资本"抱团作战":校友投资网络和专门投资校友项目的基金,如"九智资本"和"藕舫天使",对杭州科创企业的投资占比超过30%。
杭州政策倾斜:政府将浙大紫金港校区周边规划为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阿里云总部、之江实验室等均布局于此,形成"校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
创业文化传承:浙大每年举办"蒲公英"、"互联网+"等创业大赛,学生从大一开始接触真实商业项目。校友圈流传"三次创业定律",对连续失败两次的创业者仍愿第三次投资。
这种"你中有我"的关系,类似于斯坦福与硅谷的共生模式。随着浙大国际校区(海宁)、杭州超重力实验室等新基建项目的推进,这种绑定关系将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