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斯坦福AI教母的逆袭人生,什么样的教育成就了她?
豆瓣9.2!斯坦福AI教母的逆袭人生,什么样的教育成就了她?
从一个一夜返贫的华人移民女孩,到震惊世界的AI女王,李飞飞用她的故事诠释了教育的力量。
李飞飞,这位华裔女性在AI领域的成就堪称达到了天花板——33岁就成为斯坦福计算机系终身教授,44岁成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曾经担任谷歌副总裁,现任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AI)院长。她不仅在AI领域里有突出成就,如教AI学会了「读图」,而且,她的学生们遍布各大头部科技公司,被人称为「带出了AI军团的AI教母。」
其创立的ImageNet视觉数据库,包含了1500万张标注图片,方便研究人员可以训练出更强大的图片识别模型,并应用于各类现实需求中。比如随手拍一张书的照片,AI就可以在几秒内精准地描述图片内容,甚至包含情感与意境分析。
李飞飞1976年出生于北京,在成都长大,她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老师。父亲身上看不到为人父的压力和焦虑,总是给家里带来新奇和变化。母亲则更像坚定的护卫者,对约束规训和礼仪嗤之以鼻,她曾说,「飞飞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女孩」。
1992年,16岁的飞飞随父母移居美国新泽西州。到了美国体面的中产生活一去而不复返,一家三口挤在一居室内,飞飞睡在厨房和用餐区的过道。曾经的工程师父亲只能在一家华人店里做维修工,母亲因心脏疾病只能偶尔打些零工,经济状况非常堪忧。
身为移民,冲击自然不小,进入美国高中时候,她最大的困难是就是英语和文化冲击。即便是最简单的家庭作业也要花几个小时,借助两本英汉和汉英词典才能完成,她也只能和拥有相似移民背景的人交朋友,无法融入到当地学生的圈子。
1999年,李飞飞在普林斯顿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她又因为痴迷的物理学做出了一个不同于常人的决定。当时正值牛市,她收到了包括高盛和美林在内的众多华尔街金融巨头的橄榄枝。犹豫不决的飞飞,询问了正卧在病榻的母亲。她母亲则发出了灵魂拷问:「飞飞,这是你想要的吗?」
「妈妈,你知道我想要什么,我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2007年,李飞飞收到了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担任助理教授组建第一个个人实验室。她发现,人类几乎能瞬间就识别出自然图像,因为正是这种感官刺激,或者说数据,塑造了我们。没有大量的数据作为训练,即使算法设计得再华丽也无用武之地。
于是,她决定搭建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图像数据库,即Imagenet。
来自中国的一名留学生出了一个主意:将标注工作众包给外国人,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经费。
很快,标注团队从起初的几个大学生,变成一个由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组成的国际团队,预计完成时间也急剧缩减,先是15年,然后10年、5年、2年,最后不到1年。
李飞飞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她建立了一家AI公司,目前已完成种子轮融资。新公司方向定为「空间智能」,掌握了这种能力的机器人,可以在真实世界种执行复杂的动作指令了,比如「打开上面的抽屉,小心花瓶!」
语言模型+视觉语言模型会从3D空间中分析出目标和需要绕过的障碍,帮助机器人做行动规划。
李飞飞说过,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我最享受的探索未知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