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一睁眼,相亲对象已到面前”?春节“自救指南”速收藏
“过年回家一睁眼,相亲对象已到面前”?春节“自救指南”速收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古代路途不便,唐代诗人王湾的此句诗,表达了无法回家过年的遗憾。现代社会早已使“天堑变通途”,过年回家尽管也面临抢票难的状况,但只要想回家乡,总有办法归去。
下周二春节长假就要开始啦。对许多单身适婚年轻人来说,这除了是一年一度的大家庭团聚时刻,也是面临被长辈亲戚催婚、催相亲、催生娃等压力爆表的“渡劫”时刻。
为什么部分长辈热衷于催小辈结婚和相亲?
李素磊博士,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认为,有些长辈与年轻人在婚恋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老一辈人的婚恋观念更多是中国传统观念,以中国家族族群的观念为主导,年轻人的观点更多是现代个体观念为主导。
老一辈人所处的年代尽管物质不丰富,但是稳定性更高。物质匮乏社会服务支持少,结婚是1+1大于2,生活中互相扶持十分重要。“在部分父母长辈的观念里,结婚=幸福。不少老一辈父母认为,结婚代表自家孩子长大了,可以生儿育女承担家庭责任。
此外,他们认为结婚也意味着人在社会中得到了认可和尊重。儿女到了适婚年龄,如果保持单身甚至是离异未再婚,父母也需承受一定压力,觉得脸上无光,或者需要‘给亲友有一个交代’。总的来说,长辈往往更倾向于婚姻的益处,期待儿女可以建立稳定的伴侣关系,得到更好的社会安全感等等”。
年轻人为何排斥相亲、恋爱甚至结婚?
“00后”“90后”们个体意识觉醒得很早,因此更强调自我价值和自主选择权。在他们看来,相亲这种方式缺乏自主性,更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而非真正基于内心的情感需求去寻找伴侣。他们希望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去寻找爱情,而不是被安排相亲。
而在相亲过程中,双方往往会被以各种条件如学历、收入、外貌等进行衡量和比较,这种感觉特别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被挑选的感觉让人感到不适,觉得自己被物化。这种被量化的方式与他们追求个性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相违背。
此外,相亲往往伴随着来自父母、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这种压力容易让年轻人产生焦虑情绪。他们害怕相亲失败被指责眼光高或被催促,这种心理负担使得他们对相亲产生抵触。同时,相亲伴随着高功利性和强目的性,这也让年轻人感到不舒服,觉得相亲不像谈恋爱,更像是谈生意或合作。
资料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被“催婚”如何应对?和为贵
“你都多大了?还没找对象?”
“女孩子超过30岁不好找了,要抓紧啊”
“你还没结婚啊,你看XXX的孩子都上小学啦”
……
这些“逼问”是不是熟悉又“难顶”?但是大过年的,家庭和睦和谐是第一要务。面对长辈的催婚,不要着急,大可“优雅”应对。
一起来看看广州日报心传工作室对几位单身小哥哥小姐姐“直击灵魂的”访问,他们的“应对之法”,也许能给大家一点参考——
除了以上应对方式,心传工作室给被催婚的人支几个小招:
- 与父母进行开放而坦诚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以及寻求外部的支持和理解。
- 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转移话题的技巧。当感觉到气氛紧张时,可以适时提起最近热门的新闻事件、家庭成员近期的成就或者共同关注的电视节目等轻松话题。此外,保持冷静的沟通策略也至关重要。
- 面对长辈的询问,年轻人可以先表达对其关心的感激之情,然后礼貌地说明自己目前更关注职业发展或其他生活目标。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缓和气氛,还能够向家人展示自己的成熟与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除了直接应对技巧外,调整心态也非常重要。年轻人应当认识到,尽管传统观念可能带来压力,但最终决定权仍在于自己手中。因此,不必急于证明自己的选择的正确性。反而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加深与家人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寻找彼此理解的相处模式。过年的喜庆氛围,也就直线拉升啦。
资料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
过年回家,遇到实在推不掉的“相亲局”怎么办?其实,不要从心里抗拒,毕竟也是父母长辈的一番用心良苦;其次,不用太在意结果,看对眼就慢慢发展,没感觉就做当认识个普通朋友;再者,不要认为相亲就是把自己“商品化、被挑挑拣拣”,心态放平,将之当成一种结识新朋友的社交方式即可。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相亲“脱单”成功,并且还收获了不错的爱情或是婚姻。
此外,当下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轻相亲”也可尝试一二:
例如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找搭子”。当下流行的骑行、徒步、滑雪、露营、旅游等活动基本都带有社交属性,不少年轻人会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把聊得来的“兴趣搭子”升级为恋人。
打开思路,希望最美
其实每一种人生,包括选择结婚与否,都会有遗憾。巷子里的猫很自由,却没有归宿;围墙里的狗有归宿,却终身都要低头。人生这道选择题,怎么选都会有不满意。我们只需要记住,不管选择了那条路,走向了何种结果,谋爱前先谋生,爱人前先爱己。只要内核稳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过年去相个亲,也不是什么大事嘛。
长辈其实不一定非得用言语来催婚,更可以通过一种“行为示范”让年轻人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有爱的幸福的家庭,本身就会给年轻人一种发自内心的归属感,同时也会萌生对未来的规划:未来,我也要组建这样一个美好的家,让后辈过年过节时,跨越山海奔着温暖的爱而来。
资料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而从过年回家的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如果有长辈亲戚邻居热心给你介绍对象,那正说明你的人品才能得到了认可,你也是大家关心关爱的人。这样想来,“被催婚相亲”何忧之有?若能在“被安排”中碰到意中人,那更是意外之喜啊。
世间种种,希望最美。让我们对未来的一切,抱持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