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二级医院到三甲副主任,病理医生张黎的职业升级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二级医院到三甲副主任,病理医生张黎的职业升级路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4-06-14/doc-inaytfuz2642874.shtml

病理科医生被誉为“医生的医生”,他们的诊断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案。然而,在中国,病理科医生面临着人才短缺、收入偏低等多重挑战。本文通过讲述上海市东方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张黎的职业发展历程,展现了病理科医生的工作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在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消化道早癌筛查领域,张黎医生(微博ID:龙须草_黎叔)是一位备受推崇的专家。知名内镜医生“消化科倔老头”多次在微博上称赞他的专业水平,认为他既懂内镜又懂病理,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张黎医生

“医生的医生”

在手术台上,病理科医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主刀医生将切除的肿物送至病理科时,病理医生需要在30分钟内完成“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判断肿物是良性还是恶性。这个过程被称为“术中冰冻切片诊断”,是病理科医生面临最大挑战的工作之一。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因为病理科一旦错了,就有可能导致病人最后的诊断和治疗错误。”张黎解释说,“所以病理医生的判断非常重要,工作压力也比较大。”

病理科的工作模式相对传统,需要经过组织固定、取材、包埋、切片、染色等几十道工序,仅固定这一环节就需要24个小时。而且相比检验科的各种高科技设备,病理科的现代化机器主要用来制作切片,一份份病理报告需要靠病理科医生的显微镜和眼睛来完成。

也正因如此,国外的病理科医生地位很高,收入也不错,但国内却恰好相反。张黎感叹道:“在中国人工比较便宜,这就决定了我们病理科的收费价格较低,这就导致病理医生队伍缺口很大,像我们这样的三甲医院招临床医生都要求名校博士了,而病理科招硕士还不一定能招到。”

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官网上有一张病理科工作人员的合影照片,照片上男女比例严重失衡,18人中只有4名男性。张黎说:“病理男医生更少,现在科里男医生就我一个独苗了,病理科收入不高可能是导致男性占比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片来自上海市东方医院官网

从基层到三甲

张黎的职业起点并不高,毕业后进入浙江绍兴一家二级医院工作。基层医院的病理科条件有限,张黎通过网络线上学习不断提升自己。2013年,他调任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担任病理科主任。

在松江区中心医院,张黎着手筹建区域病理诊断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平台建成并运转,业务覆盖上海市松江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塔中医院、上海第五康复医院及九亭医院,实现了区域内全部联网、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专注消化病理

在松江区中心医院工作期间,张黎逐渐将专业方向聚焦在消化病理领域。他通过自学、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在消化病理领域崭露头角。2019年,知名消化内镜专家徐美东加入上海市东方医院担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向张黎抛出橄榄枝。2021年,张黎正式加入上海市东方医院病理科。

在东方医院,张黎除了日常病理工作外,还担负起教学任务,面向全国招收病理进修医生,每期招3名学员,三个月一期。他表示,希望通过培训把消化病理诊断做得更精准。


张黎带领学员共同看病理切片

张黎认为,中国的病理水平与日本的差距主要在于整体水平上的差距,日本的病理水平能做到同质化,而国内病理科水平却参差不齐。因此,他的目标是把消化病理水平提高一个台阶,打造一个标杆科室,吸引更多人来进修学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