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地产行业分析:重启去库存,新周期再出发
2025年房地产行业分析:重启去库存,新周期再出发
2025年,房地产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前几年的市场调整和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逐渐从低迷中复苏。本文将从市场现状、供需关系、政策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全面分析2025年房地产行业的投资策略和市场前景。
市场现状:供需失衡导致房价下跌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显著的波动。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降至2015年的水平,供应端的库存压力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24年9月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7.32亿平方米,二手房挂牌量自6月以来不断攀升,整体库存较大。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开发商和二手房业主纷纷降价出售,导致房价持续下跌。
从成交端来看,2024年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0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7.1%;销售额为6.89万亿元,同比下降22.7%。价格层面,2023年商品房销售均价为1043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6.4%;但2024年1-9月,商品房销售均价下滑至980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6.8%。
供需失衡是导致房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2024年,商品房待售面积创下新高,二手房挂牌量不断增加,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愈发严重。与此同时,居民购房预期下降,导致购房意愿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低迷。
政策影响:中央和地方政策持续宽松
为了应对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宽松政策。2024年9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随后,央行宣布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财政部表示将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四个一线城市均放宽了限购政策。广州取消了居民家庭在本市购买住房的各项限购政策,北京、上海、深圳则进一步放松了限购要求,购房门槛进一步降低。全国范围内,限购政策的放宽有助于刺激购房需求,缓解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
此外,各地政府还出台了多项优化措施,推动新房户型优化和提高得房率。例如,深圳和上海陆续放开了70/90限制,政府对新房在精装修、能耗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广东肇庆、湖南湘潭等城市发布通知,实行按套内面积计价宣传销售方式。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新房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房价企稳。
未来发展趋势:重启去库存,新周期再出发
展望未来,2025年将成为新一轮房地产去库存的元年。我们认为,未来三年销售面积与新开工面积的累计剪刀差为8.28亿平方米,高于当前待售商品房库存。此外,收储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也将有助于去化库存。
首先,新开工与销售之间的剪刀差将推动去库存进程。2024-2026年,预计销售面积分别为9.86亿平方米、10.16亿平方米,对应增速为2%、3%;新开工面积分别为7.06亿平方米、6.60亿平方米,对应增速为-9%、-7%。销售面积的增长和新开工面积的减少将有助于缓解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
其次,收储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将进一步推动去库存进程。2024年,央行设立了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预计未来三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和筹集将帮助去化1.30亿平方米库存。
最后,城中村改造也将有助于去化库存。2024年,住建部提出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新增实现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假设按照套均100平方米、100%货币化安置、75%新房购买转化率测算,预计100万套货币化城中村改造能够帮助去化0.75亿平方米库存。
以上就是关于2025年房地产行业的分析。通过对市场现状、供需关系、政策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25年将成为新一轮房地产去库存的元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宽松政策将有助于刺激购房需求,缓解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未来三年,销售面积的增长和新开工面积的减少将推动去库存进程,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也将进一步去化库存。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迎来新的发展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