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预期骤然下调,全球市场震荡,中国迎来新机遇还是挑战?
美联储降息预期骤然下调,全球市场震荡,中国迎来新机遇还是挑战?
1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大幅下调了明年的降息预期,据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25%至4.50%之间,并预计2025年降息幅度或收窄至50个基点。这一举动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巨大波动。
可以说,这就像是美联储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了一场“脱裤子蹲下”的表演,而当全球其他国家纷纷跟随准备放水时,美联储却悄悄地给做回去了。结果,美股应声大跌,全球市场震荡不已。此前,一些经济体原本是等着美元降息带来流动性放松,然后通过加息来从中“赚点差价”的,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日本也宣布暂停加息,改变了原定的货币政策方向。
然而,在这场波动中,我们的大A股市场并没有如一些财经大V预测的那样,随着美股剧烈下跌而一蹶不振。反而,A股展现了独立性,表现得相对稳健。虽然短期内我们还要观察一段时间,但如果市场能继续稳定下来,那么市场信心有望进一步增强。
鲍威尔的鹰派态度与全球金融博弈
美联储这次的调整预期被称为“鹰派”,因为它似乎是要走向“零和博弈”,也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这种策略并不利于中美以及全球市场未来的稳定复苏。可以说,美国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其利率决策对全球经济起着决定性作用。美国一旦加息,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就会受到压缩,资金链紧张,经济活动随之放缓;反之,如果美联储降息,则全球市场的流动性会增加,有助于经济复苏。
美国的金融政策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深远。例如,像日本这样的经济体,它们的货币政策通常会受到美国加息或降息的直接影响。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使得全球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和日本,必须谨慎调整自己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美国本身也面临着高利率带来的问题,如高企的负债、银行存款利息倒挂以及实体经济中的资金成本压力,这些都迫使美国不得不考虑宽松货币政策。
然而,美股本身也处于较高的位置。如果美联储继续维持高利率,那么股市的泡沫可能会越吹越大,一旦泡沫破裂,损失将十分惨重。从多方面来看,美国此时并不具备继续加息的条件。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日本等经济大国都在跟随美联储调整自己的货币政策。
美股背后的资本博弈
然而,美国的财阀和资本市场的利益往往与美国国家整体利益不同。顶级的美国财阀往往并不关心股市的稳定,而是更关注如何最大化在资本市场的获利。这种情况导致了美股市场的特点:在牛市阶段,他们会推动股市上涨,而当股市泡沫足够大时,他们会趁机出货,最终导致股市暴跌。对于这些巨头来说,美股的暴跌后,他们可能会通过抄底进一步收割利润。
可以说,美国的金融市场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国家经济工具,而是资本巨头博弈的战场。对于华尔街的精英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先让股市暴涨,待他们高位出货后,再突然崩盘,这样就可以在市场剧烈波动中赚取更多的利润。美股的周期性危机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全球的投资者都会为此买单。
这种以“高炒低割”的博弈逻辑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中屡见不鲜。正如凯恩斯所言:“经济学家不看长远,因为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死了。”美联储的政策也往往是在这种短期利益驱动下出台的。
美联储决策背后的政治博弈
美联储的这些政策,表面上是为了应对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实际上也涉及到美国内部的政治博弈。特朗普和共和党一向主张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在实体经济和股市方面,他们倾向于支持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而鲍威尔今天的讲话表明,美联储对于虚拟货币和其他新兴产业并不关心,这可能意味着特朗普及其背后的资本力量与美联储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
特朗普和共和党的经济理念一直是倾向于支持市场宽松,鼓励资本流动。而民主党的经济政策则更加关注长期的结构性调整。现在,美联储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选举周期,尤其是在特朗普可能再次当选后,这些政策也将成为他谈判的筹码。
中国的应对策略
对于中国而言,美联储的降息预期调整意味着外部环境的进一步复杂化。中国已经提前布局,准备迎接美元降息周期带来的挑战。从降准降息到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政策已进入新一轮改革的轨道。同时,面对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政治和经济挑战,中国也开始加大产业升级和国际化改革的力度。
然而,美国的政策并非完全可预测。随着俄乌战争、全球地缘政治的动荡以及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布局,中国必须保持警觉,做好应对各种可能性变化的准备。
在未来的一年中,美国的金融政策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尤其是中美之间的经济博弈将更加激烈。美联储的降息预期调整,可能是金融危机的前兆,也可能是资本市场最后的一次“大赌注”。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应对美国的政策变化,将是决定未来经济走势的关键。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美联储在背后不仅是为了美国的经济利益,也是为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博弈。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全球经济的复苏之路仍然充满挑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最坏的打算,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