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浅谈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及技术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浅谈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及技术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jianzhuxue/716281.html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是确保建筑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技术应用和周期步骤,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专业领域。

1. 基本要求

1.1 施测和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 仪器与设备操作:要求操作人员精通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观测程序。在首次观测前,必须对所用仪器的诸项指标实施检测校正,必要时需要计量单位进行鉴定。连续使用半年后,要再次对所用仪器与设备进行检校。

  • 观测精度:根据建筑物特性和设计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等级。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使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即可满足需求。

1.2 仪器人员的观测时间和观测点

  • 观测时间:首次观测必须按时开展,其他阶段的复测要根据工程进度定时进行,不可漏测或补测。观测周期通常根据建筑物加荷状况或时间间隔确定。

  • 观测点设置:观测点应均匀分布在建筑物四周,纵横两个方向对称,相邻点间距15~30m。观测点要适应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是装修阶段。

1.3 沉降观测原则

沉降观测遵循“五定”原则:

  • 基准点稳定:基准点、工作基点及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要稳定。
  • 仪器设备稳定:使用的仪器设备保持稳定。
  • 观测人员稳定:观测人员保持稳定。
  • 环境条件一致:观测时的环境条件保持一致。
  • 观测路线固定:观测路线、镜位及程序与方法保持固定。

这些原则有助于降低观测误差的不定性,确保观测结果的可比性。

2. 技术应用

2.1 测站设置

在建筑物沉降观测中,一个测站通常能同时观测4~5个沉降观测点。为避免前后视距差超限,需要合理设置测站位置。过分强调前后视距相等可能会降低观测精度和效率。

2.2 成果整理

  • 记录要求:详细记录观测点上的荷载增加状况,描述建筑物的新状况。
  • 数据检查:现场计算高差,检查读数精度和误差范围。
  • 闭合差计算:根据水准测量要求设置闭合路线,计算闭合差以检查数据准确性。对于重复测量的沉降观测,不需要设置闭合路线。

3. 周期步骤

3.1 观测周期

  • 主体封顶前:每加高一层观测一次,及时确定沉降量和荷载的关系。
  • 主体封顶后(装修期):每1~2个月观测一次,根据沉降速率和施工进度调整。
  • 竣工后:沉降趋于稳定时,可每季度或半年观测一次。

3.2 应用步骤

3.2.1 平面基准网点布设
  • 基准点设置:包含方位定向点,不少于三个,确保校核和检验便利。
  • GPS测量:确保基准点位置适用,视线内障碍物高度角≤15°。
  • 环境要求: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基站(≥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路(≥50m)。
3.2.2 沉降点布设
  • 观测点牢固:确保点位安全,便于长期保存。
  • 布点位置:转角大区域、房外墙之间每10~15cm设置,注意地质条件和基础差异处。
  • 位置明显:观测点上部要位于明显位置。
3.2.3 观测线路选取
  • 固定路线:在控制点和沉降观测点之间设立固定观测路线,架设仪器站点和转点处设置标记桩。
3.2.4 沉降观测
  • 精度保证:尽可能在不转站条件下测出各观测点高程。
  • 仪器检验:开工前测试检验,定期校正。
  • 观测频率:结构每升高一层进行观测,直至竣工。

本文全面介绍了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关键要素和技术要点,对于建筑行业从业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