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敏感人群”的生存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敏感人群”的生存指南

引用
虎嗅网
1.
https://m.huxiu.com/article/3861543.html

"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HSP)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对周围环境和他人情绪有着超乎常人的感知能力。这种特质既带来了独特的洞察力,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高敏感人群的特征、成因及应对策略。

高敏感人群的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遇到以下情况:

  • 经常因为对方的一句话陷入纠结,甚至半夜睡不着
  • 总感觉疲惫不堪,但又觉得疲惫都是自找的
  • 对别人的情绪感同身受,很容易共情他人
  • 羡慕那些"皮实"、"钝感"的人

如果这些困扰时常出现,你可能属于"高敏感体质"。高敏感人群会经历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体验:

  • 感官敏感:对声音、气味、味道等异常敏感,警笛声或施工噪音可能让你感觉像"钉子砸头"。
  • 情绪吸收:像一块情绪海绵,容易吸收他人的感受,并因此精疲力竭。
  • 深度思考:习惯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大量反思。
  • 回避冲突:在亲密关系中倾向于回避冲突,甚至可能因此感到身体不适。

高敏感人群的定义

"高敏感体质"并非疾病,而是一种稳定持久的人格特征,学术界称为"感官处理敏感性"(SPS)。心理学家Elain Aron和Arthur Aron于1996年首次定义了这一概念。研究表明,高敏感人群约占总人口的15%-20%,男女比例相当,但男性更不愿承认自己是高敏感体质。

Elain Aron提出了判断高敏感体质的四个标准:

  1. 处理深度:对所有信息进行深层次处理,包括想法、感受、印象等。
  2. 过度刺激:容易达到过度兴奋状态,伴随肢体和情感紧张。
  3. 情绪反应:情感反应强烈且广泛,对积极和消极情绪都反应强烈。
  4. 对微小刺激的敏感性:对微小的噪音或颜色等刺激反应强烈。

高敏感体质的成因

  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可能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有关。
  2. 童年环境:"情感忽视"的童年环境可能加剧高敏感特质的影响。
  3. 环境敏感性:高敏感人群在恶劣环境中可能表现更差,但在良好环境中则可能表现更好。

提高幸福感的策略

虽然高敏感体质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好地适应:

  1. 自我认知与关怀:学习识别情绪,进行自我关怀练习。
  2. 管理刺激:确保独处时间,选择低刺激环境。
  3. 寻找平衡:在工作、生活、社交间找到平衡点,明确何时需要帮助。

结语

在当今社会,高敏感特质可能与主流文化相悖,但并不意味着无法获得幸福。高敏感人群完全可以通过自我接纳和适当的应对策略,在这个世界上茁壮成长。


图/《巴黎夜旅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