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体验“铁路线路工”的一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体验“铁路线路工”的一天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3750110244_df86242402001ao9i.html?cre=tianyi&from=news&loc=18&mod=wnews&pos=3&r=0&rfunc=6&subch=onews&tj=cxvertical_wap_wnews&tr=12&vt=4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但对于铁路工人来说,却是他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着铁路的安全运行,保障着旅客的平安出行。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体验一次铁路线路工人的工作日常。

哐当、哐当……

列车行驶的声音由远及近

45秒后

一辆列车从铁轨上呼啸而过

冷风吹得脸颊生疼

孟宪丰和3名检查人员

在线路旁列队迎车

“我们守护的这段铁路,轨道几何尺寸以毫米计量,要控制在容许偏差范围之内,非常平稳。”孟宪丰是临河运营维修段杭锦后旗综合车间副主任,参加工作15年来,他与铁轨昼夜相伴,让更多的旅客平安回家过年。

出发前班组点名

7:50,太阳还未升起,班组点名后,孟宪丰安排当天的工作。“作业项目有线桥设备巡检、外部环境检查……检查过程要注意安全……”孟宪丰根据作业内容特别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8:00,记者乘坐线路检修车,前往巡检地点,K17+000至K25+000,共计8公里的检查任务。路上,孟宪丰告诉记者,每天作业都要提前半小时到达现场。

当天的点外作业时间有6个小时。上铁路轨道作业前,现场防护员与驻站联络员用对讲机确认无列车经过,随后穿过网围栏,爬上陡坡,上道检查作业,脚下的铁轨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中。走在碎石子和轨枕上,记者踉踉跄跄,工人们负重前行却如履平地。

“叮叮……叮叮……”孟宪丰拿着检查锤弯腰敲击螺栓,检查轨道接口处连接零件,紧固松动的螺栓。孟宪丰负责的这段铁路,每公里40对接头,每个接头夹板上有6个螺栓,每个螺栓敲2下,8公里的铁轨全部检查需要敲击3840下。

孟宪丰检查轨道接口处连接零件

杨利权正在检查线路几何尺寸,他俯身将脸贴在铁轨上目测轨道高低,拿着道尺在铁轨上测量。“道尺用来检测两股钢轨的水平、轨距。”杨利权说,他们通常会先目测线路状态,再用道尺检查,记录数据,判别是否有超限点,作为整个铁路修轨道的依据。

杨利权拿着道尺在铁轨上测量

“钢轨的高低通过肉眼就能看出来吗?”记者问。“对啊,这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掌握。”杨利权介绍,列车经过时速90公里,对钢轨和枕木的冲击力很大,会造成线路几何尺寸的变化、高低方向不良,影响旅客的舒适度。遇到这样的情况,线路工人会用专业的工机具把钢轨整修平顺。

1个小时行进2公里,一路下来,记者已记不清他们重复了多少次这样的动作。凛冽的寒风中,记者的脸冻得通红,手指僵硬,瑟瑟发抖,摄像机也有些迟钝。“小丫头,这还不是最冷的时候,走着走着就暖和了。”同行的工友笑着说。

行进途中,现场防护员提示,中途有列车经过,线路工们需要停止作业,下道避车,站在道旁列队迎车。两条铁轨无声地连接着旅客热切的思乡之情,也承载着一代代线路工人的青春年华。

检查时间虽然短暂,孟宪丰等线路工人的工作并未结束,明天他们又将奔赴下一点位继续作业。

记者了解到,过年期间线路工人24小时值班。孟宪丰父母都在吉林,2021年春节过后,他已经4年没回老家。一列列旅客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背后,有无数个像孟宪丰一样的“铁路医生”,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十年如一日与铁轨昼夜相伴,守护着我们平安回家的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