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评残,退役前尽量办妥!退役前与退役后有什么区别?
军人评残,退役前尽量办妥!退役前与退役后有什么区别?
退役军人评残是一项重要的权益保障工作。那么,军人评残应该在退役前办理还是退役后办理?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军人评残通常在老兵复退期间展开,通知一般在 7 月或 10 月下达基层。中士小张因训练伤面临评残影响晋升的抉择,向人力部门李干事询问。李干事指出,评残后若不影响履行岗位职责可继续服役,退役前后都能评残,但二者有区别,核心在于经济补助。退役前评残有军人伤亡残疾保险金、军人伤亡保险附加残疾保险金、残疾抚恤补助金、伤病残军人一次性移交安置补助费等,而退役后评残则无法享受这些在役评残补助。此外,评残不影响评慢性病,建议两者都参评。
退役前尽量办妥评残的 4 点原因:
一、经济补助更丰厚 退役前评残能获得多项补助,如军人伤亡残疾保险金,针对因战因公致伤残(1 - 10 级)及因病致伤残(1 - 6 级)军人发放;军人伤亡保险附加残疾保险金,发放范围同前者;残疾抚恤补助金,在服役期间评定当年即可享受,若在地方评定通常次年才开始,会少拿一年补助金;伤病残军人一次性移交安置补助费,1 - 6 级残疾和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军人退役安置时才有。这些补助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对军人退役生活有很大帮助。比如有的军人退役后需要康复治疗或重新适应生活,这些资金能减轻经济压力。
二、评定流程更便捷 在部队评残,有一套完整且熟悉的流程体系。部队相关部门对军人情况更为了解,从受伤情况的调查、医疗诊断的审核到评残等级的确定,都能高效准确地完成。而且在部队评残可以利用军队内部的医疗资源,这些医疗资源对于军人伤情有着持续且专业的记录,为评残提供有力依据。相反,退役后在地方评残,需要军人自己整理材料,面对不同的评定标准和流程,可能会出现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增加评残难度。
三、保障延续性更好 退役前评残,军队的保障体系可以无缝对接后续的地方保障。军队会与地方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确保军人在退役后能顺利享受到应有的待遇。而如果退役后评残,可能会出现保障衔接不畅的情况,比如在等待地方评残结果期间,军人可能无法及时获得相应的医疗或生活保障。
四、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错过服役期间评残,在地方评残需保存完整服役期间医疗诊断病例等材料。这些材料在时间推移过程中可能出现丢失、损坏等情况,而且有的军人可能并不清楚具体需要哪些材料,导致后续评残困难重重。同时,地方评残可能会受到地方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而在部队退役前评残则可依据当时的军队政策稳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