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法兰西特派》——电影也像洋葱下一层味道更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法兰西特派》——电影也像洋葱下一层味道更浓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3620855

《法兰西特派》是韦斯·安德森在2021年推出的一部电影作品,以虚构的“法兰西特派”杂志为背景,通过多位撰稿人的视角,讲述了一系列发生在法国的故事。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精美的画面和深刻的主题,获得了戛纳影评团的高度评价。本文将深入分析这部电影的多层次结构和深层含义。

《法兰西特派》的海报上,我们总是能看到一大群人。在电影里面,我们也总是看到各种人物挤满了整个画面。这种“满”的背后则是充满了孤独之意,“法兰西特派”的主编也总是说“尽量别让人看出来你是故意这么写的”。这样一颗巨大的洋葱,被层层叠叠的形式包裹了起来。首先是一册杂志这个形式本身,接下来是朗读文字的形式,再接下来则是占据了杂志页面的五篇文章:主编小亚瑟·豪威策的讣告一篇,影片因此有了一个《公民凯恩》式的结构;塞泽拉克(欧文·威尔逊)短小精悍的Ennui历史游记一篇,带观众快速浏览了城市图景,部分问题在这里也被先行埋下;贝伦森(蒂尔达·斯文顿)的艺术专栏——论监狱中的艺术家摩斯·罗森塔勒(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托尼·雷沃罗利)的《混凝土杰作》,重要人物还有其缪斯(蕾雅·赛杜)与代理人(艾德里安·布洛迪)等等,其作为一篇“文章”的主体又被进一步地诠释为一场“讲座”。克雷门茨(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的政治专栏《论一份宣言的修订》——讲述了一群巴黎大学生疑似在1968年爆发的“三月革命”,其中主要人物包括蒂莫西·柴勒梅德饰演的有些神经质的学生领袖以及年轻的革命女子茱丽叶,前者和同样有些神经质的中年记者本人在这群时间内十分亲密,但又有明显的隔阂;最后为影片收尾的是非裔美食评论家怀特(杰弗里·怀特)对一位警署御用厨师长纳斯咖非耶中尉(其姓氏疑似取自“雀巢”牌咖啡,但扮演者是韩裔演员斯蒂夫·朴)的一次惊险的画像,但如果说该文是对一位传奇美食家的刻画,还不如说是对怀特自己的刻画,影片也将该章节展示为一次作者本人对文章的复述——我们被告知该作者对自己曾写的文字有惊人的记忆力,并能分毫不差地背诵。这些看似松散又毫无关系的短片集合,一起组合成为了影片的全部。

作为一部激进且带着一丝孤独的作品,他试图通过“最多主义”来达成的简洁,用最多层的掩护包裹住最简单的孤独。我们都听过“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影像便将这份孤独藏匿其中。安德森将一些都创作出来,油画感马卡龙配色的画面、接近轴对称的构图、文邹邹充满哲学感的旁白、匪夷所思又搞笑的场景和人物表现,超出理解范围的情节与对白。

从当下的视角切入到电影内容中可以看出,这些权力机构中开始萌发出批判性理论的种子。安德森的镜头不仅在呈现权力机构的构建过程中,还以过于细致的描绘(包括信息冗余的背景音和视觉语言)展示了这些机构乃至整个社会虚假的本质。在国内,由于许多外部条件的影响,批判性理论一直处于一种缺乏的状态。正是因为这一点,许多国内影评人只将安德森的“风格”视为一种美学现象,而忽略了其中的深层批判。

这样的社会构建必然不是完美无缺的,一些真实情感和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元素会在其中显露出来:画家发出的愤怒吼声,女记者与女学生的对峙与和解,以及女绑匪和被绑架小孩合唱的歌曲(这也是整部电影中唯一一段没有切换到下一个场景的温情片段),以及女绑匪近乎缺席的死亡。与此同时,除了这些透露在烟幕之中的元素外,在这样一部社会舞台剧中,人物的生死都几乎被忽略,就像影片最后黑人记者选择放弃报道的情节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在仅有白人的权力机构中,与该机构无关的黑人与病床上的亚裔厨师之间产生了模糊的联系。正是这些看似冗杂的表达,却又是构成了安德森宏大表达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组成部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