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混”:一种生存方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混”:一种生存方式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89409494_121124733/?pvid=000115_3w_a

“混”这个词在当代中国社会中被广泛使用,从日常问候到网络讨论,从影视作品到学术研究,它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某种结构和价值观。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混”这个词的流行及其背后的社会现象。

在当代中国社会,“混”已成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汇,从旧友见面时的“最近混得怎么样”到谦虚表示自己“只是混口饭吃”,从网络上有人发帖询问“怎么样混社会”到有人大力呼吁“不要再一天天混下去了”。影视剧中关于“混”的经典台词有时也会伴着影视剧的热播而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比如“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你!”(《士兵突击》)以及“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无间道》)等等。“混”这个词也与时俱进地衍生出许多新的词汇,譬如学校里的“混学分”和“混文凭”。表示自己在“混”的或者指责别人在“混”的人早已不是少数,甚至有人撰文称“不认真,不敬业,悠悠忽忽,吊儿郎当的‘混’,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特征”。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们相信这个词的流行绝非毫无依据、纯属偶然。相反,我们相信“一个社会广为使用的词汇实际上已被众人有意无意地推敲、琢磨、比较和筛选过了。它必然是高度适合于人们每每逢到的社会场景,必然简练而又恰当地表达出了人们在这种社会场景中所要表达的情愫,也必然暴露出这个社会的结构和其价值观”。尽管如此,我们却几乎没有发现关于“混”这个概念的系统、深入的研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