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再拒绝曹操的封爵?田畴:我是家臣不是国臣
为什么一再拒绝曹操的封爵?田畴:我是家臣不是国臣
田畴,字子泰,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他以忠诚、智慧和高尚品格著称,曾为报刘虞之仇隐居深山,后又助曹操北征乌丸。他拒绝曹操的封爵,体现了其独特的家国观念。
出使长安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河北玉田)人。
关于田畴的早期经历其实历史记载比较少,只知道他好读书,善击剑。在游侠风盛行的两汉,这也算是常态。
初平元年(190年),天下讨董联军成立,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汉宗室、幽州牧刘虞叹息道:“如今贼臣作乱,朝廷流离,四海纷扰,常志不存。我身为朝廷宗室遗老,不能流俗与众人。我想奉使朝廷,但哪里能找到不辱使命的壮士呢?”
为刘虞报仇
田畴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刘虞大喜,任命他为从事中郎,让他出使长安。田畴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使命,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然而,就在他返回幽州的路上,却传来一个噩耗:刘虞被公孙瓒所杀。
田畴闻讯,悲痛欲绝。他召集宗族和前来归附的数百人,盟誓“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然后率众躲进边境深山,励精图治,以图东山再起。
助曹操北征乌丸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丸。田畴认为这是报效朝廷、实现抱负的良机,于是主动请缨,为曹操引路。他带领军队穿越险峻的徐无山,成功绕过乌丸的防线,直捣其巢穴。此战大获全胜,曹操大喜过望,想要封田畴为亭侯,食邑三百户。
然而,田畴却婉言谢绝了。他说:“昔介子推隐身山林,不愿受封;足下何必以官爵相加?我只求能为国效力,至于封赏,实不敢当。”曹操见他如此谦逊,也就不再勉强。
田畴的家国观念
历来对于田畴此举评价不一。有人认为他过于清高,有人则认为他深明大义。其实,这正是田畴独特之处。他不是为了名利而战,而是为了忠义而战。他不是为了个人而战,而是为了国家而战。他不是为了曹操而战,而是为了汉室而战。
田畴的一生,就是一部忠诚与智慧的传奇。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家国情怀,什么是真正的忠义之道。他虽然没有留下显赫的官爵,却留下了千古美名。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