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新篇章:从任务到责任,全民共筑明亮未来
近视防控新篇章:从任务到责任,全民共筑明亮未来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峻,不仅近视率居高不下,而且近视矫正市场乱象丛生。在这一背景下,成都市青羊区通过实施"五位一体"近视防控体系,成功将青少年近视率下降超4个百分点,为全国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花了快两万元治近视,结果视力没改善,反倒下降了”“来的孩子95%都能提高视力”“训练以后可以不戴眼镜”“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7天摘近视镜”......近年来,有关儿童近视矫正的骗局层出不穷。
尽管国家相关部门频频出台政策加强监管力度,强调“近视可治愈属于虚假宣传”,但儿童近视矫正市场乱象仍然难以禁绝。这背后,是中国家长们难解的焦虑。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每2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是近视。
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试行)》《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更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这一系列行动也取得了积极成绩,据最新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总体近视率较2021年(52.6%)下降0.7个百分点,与2018年全国近视摸底调查结果(53.6%)相比,下降1.7个百分点。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现下降趋势,近视低龄化态势得到缓解。
近视率是如何下降的?近视这一难题究竟该怎么解?或许我们可以从成都市青羊区近视防控工作的足迹中一探究竟。
“五位一体”筑牢近视防控网
2019年,成都市青羊区被国家设立为首批近视防控试点区,历经4年近视防控道路探索,青少年近视率下降超4个百分点,圆满达成国家预期目标。
“青羊区模式”能为我国的近视防控工作带来什么启发?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爱尔眼科四川省区副总院长林江作为专业眼科力量专家代表,深度参与了青羊区的近视防控工作。他表示,青羊区践行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家指导、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的五位一体近视防控新体系,是本次目标圆满达成的先决条件。
“青羊区我们做了10万孩子的眼健康筛查建档,首次普查就发现有45%的6岁儿童已经失去了远视储备,处于近视的危险边缘。”林江回忆道,“而我们通过对青羊区22所学校、8762名学生发放爱尔智能云夹监测发现,不理想的用眼行为、用眼环境光照、户外暴露时长是近视主因。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政府和学校给予了我们(专业眼科机构)非常大的信任和支持。”
基于专业建议,教育部投入了专项资金,对全区6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以及全区的408间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等场所灯光进行了全面提升。学校方面亦采取了多项措施,如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推广爱眼放松操、实施小红花视力打卡等,在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的同时,改善用眼环境。学校与专业眼科医院紧密合作,建立近视防控站,定期为孩子们进行视力检查,普及爱眼护眼知识。
从“防”到“管”,理念升级是关键
“我们应该把近视防控上升到近视管理的概念。”林江强调。爱尔眼科以科学近视管理理念为指导,为青羊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了更精细的实操指南。
近视管理是指要关注近视眼发展的各个阶段,做好近视的“预防”与“控制”管理,包括:还没近视的查远视储备,监测眼轴变化,科学预防近视发生;疑似近视的做鉴别,查真假近视,防止判别有误,假近视变真近视;已经近视的做控制,查近视进展风险,避免成为高度近视;已经是高度近视,查高度近视并发症,及时防治。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青羊区为全区孩子建立了屈光发育档案,将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同时打造线上云平台,实时同步孩子视力动态,及时预警风险。
提及孩子近视后,要采取何种手段更有效这一问题,林江坦言,“近视防控绝不是配副眼镜就够了,一定要及时干预、因人而异采取个性化方案。目前被医学循证有效的近视控制手段有很多,如功能性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等等,但必须通过专业的检查和分析之后,才能制定出最适合孩子的解决方案”。
家长是孩子近视防控守门人,守好“最后一公里”
“家长是孩子近视防控守门人,家庭是主战场”,林江说道。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林江发现,很多家长对近视的理解和处理方法存在误区,缺乏科学的近视防控观念。
不仅如此,爱尔眼视光研究所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年全国儿童青少年在校与在家用眼行为及视觉环境报告》中发现,孩子们在家用眼习惯、家庭用眼光照、户外活动时间远不如在校期间,家庭成为了孩子近视防控的“薄弱”环节。
为了守好孩子近视防控“最后一公里”,4年来,青羊区联合爱尔眼科开展了182场眼健康宣讲活动,寓教于乐地提升家长的科学防控意识,更是打造了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库,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服务。
用眼距离平均值提升30%、每天有效户外暴露时长增加50%、用眼环境光照强度提升50%、每天用眼时长缩短10%......这一个个切切实实的“小”数据,推动了青羊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超4个百分点的“大”目标,最终为中国的近视防控道路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与动力。
青羊区的探索,为中国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它告诉我们:在近视防控这条漫长的征途上,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当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行动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孩子们的双眼将更加明亮,他们的世界也将因此而更加宽广。近视防控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任务,它更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这一使命关乎每一个孩子的光明未来,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