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中10大智慧名句,若能践行你就是开悟人
金刚经中10大智慧名句,若能践行你就是开悟人
《金刚经》是佛教的大乘经典,对“空性”有透彻的解析。佛陀当年说《金刚经》时,其对机者就是“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金刚经》中包含了佛陀的最高智慧,大根器之人往往一听《金刚经》便能顿悟。六祖慧能大师当初就是听到他人读了几句《金刚经》,便直达空性。《金刚经》中的智慧名句甚多,以下是其中十句著名经文及其解读。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引申:众生都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佛菩萨,则远离这四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引申:有为之法,终于如梦幻泡影一般,并不真实,转瞬即逝,不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故欲通达根本,必须证悟无为之法。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引申:如果参悟到六根所见、所闻、所感的相,皆是虚妄,统一视作“非相”,即可证到如来本性。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引申:从佛法空性的角度而言,时间也是不真实的,也就无所谓过去、现在、未来。众生的心随着虚妄的时间不断迁流变化,无法自己把握。而佛菩萨之心,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引申:众生执着于虚妄的“相”,心便不断迁流,永远无法解脱。若能见相而不住于相,便入见道之门。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引申:对于佛性而言,不要问最开始从哪里来,也不要问最终到哪里去。无来亦无去,本来就在那里。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引申:众生执着于外在的诸相,而佛只向内在本有的佛性而求,从不住于相。住相与不住相,是众生与佛的根本差别。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引申:如果从外在去寻求佛的相、佛的声音,就没有领悟真正的佛是什么,这是错误的方法(若有人自称是佛菩萨,必然是歪门邪道)。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引申:如来所说的一切语言,没有一丝虚妄,都是揭示了宇宙的真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引申:佛陀说了诸多法门,旨在适应不同根性的众生。以华严经的境界来看,万法平等,无有高下。
若能诚心净意持守《金刚经》,哪怕是四句偈,亦是功德无量。